游客
题文

当我国浙江某地(30°N  120°E)七月中旬一天正午,阿根廷某地(30°S  60°W)的农民正在

A.刚起床吃早饭 B.在田间割麦子
C.吹着风扇吃晚饭 D.盖着被子进梦乡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面对工业化的不断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现状,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是
①加大科技投入,将粮食用地全部转变为蔬菜、花卉、乳畜用地
②大量使用化肥和低残留农药,提高粮食单产面积
③治理环境污染,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延长产业链,实现农产品的精加工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A市由制造业中心向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其带动作用表现在
①产业结构调整,使某些制造业向周边地区转移,促进周边地区工业的发展
②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促进了当地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
③贸易的发展,使周边地区成为其广阔的消费市场
④交通路线向周边延伸,加强了城乡之间的文化交流,改变了农民的生活节奏和生活理念
⑤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促进了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的转化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②⑤

黄河口是我国新增湿地最快的地区,近50年来平均每年造地4万亩,但近年来湿地增长速度减慢。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黄河口湿地的成因是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B.渤海海区不断下沉
C.海水的堆积作用 D.河流的堆积作用

近年来,黄河口湿地增长趋缓的原因是
①潮流搬运能力增强;
②渤海下沉迅速增快;
③小浪底枢纽工程蓄水拦沙;
④黄河下游段取水量增加;
⑤中游生态有所恢复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

根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需要,科研人员对某生态脆弱区的农业土地利用拟定了三种方案(如表)。回答以下问题。
农业用地构成(%)

方案
农耕地
苹果园
林地
草地
菜地
A
44.1
2.4
12.9
40.5
0.1
B
18.1
11.6
36.8
33.4[
0.1
C
10.1
19.6
36.8
33.4
0.1

经济与环境效益比较

方案
侵蚀量比较(%)
径流量比较(%)
土地利用总收入(万元/年)
3~8年内
8年以后
A
100
100
57
57
B
64
52
50
88
C
50
40
48
112


关于三种方案的选择,正确的是

A.选择A方案环境效益最好
B.选择B方案3~8年内的收入最高
C.选择C方案经济效益年年最佳
D.选择C方案环境效益最好

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山西 B.江西
C.广西 D.广东

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回答下题。

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B.该国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应
C.该国属发展中国家
D.阶段Ⅲ,该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三产业

阶段Ⅲ,该国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产业部门有
①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资源密集型产业
③技术密集型产业 ④第三产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为全国主要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图(单位:km2),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长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故河流含沙量最大
B.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比例大于长江
C.辽河水土流失面积小,故流域植被保护情况良好
D.珠江流量小,流水侵蚀作用弱,水土流失面积小

长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原因是
①流域面积广②围湖造田
③降水丰富且强度大④植被破坏严重⑤土质疏松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