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生物体细胞有四对染色体,假设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个数比为l:1。则该精原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

A.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
B.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由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的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
C.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由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的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
D.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B.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C.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 D.群落中生物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
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
D.分解者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

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的三大功能类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处于两个营养级,是杂食性动物
B.图中表示出了两个食物链
C.图中的箭头可以表示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方向
D.乙→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

下列对种群特征概念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直接影响③
B.增长型种群的数量增长是由于①>②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是通过降低②来控制人口过度增长

下列关于种群的正确叙述是()
①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是一个种群 ②种群内的雌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完成生殖过程 ③在种群内常因争夺食物而发生竞争 ④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⑤性别比例也可影响种群密度 ⑥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⑦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A.①③⑤⑥ B.②③⑤⑥⑦ C.②⑤⑥⑦ D.②④⑤⑥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