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赛尔和琳达·巴克,以表彰两人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作出的贡献。下图为嗅觉受体细胞膜的模式图,下列各项对该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②为蛋白质分子,可作为气味受体 |
B.①为多肽,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
C.②的特异性最终是由遗传性决定的 |
D.③为磷脂双分子层,为受体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
以下甲、乙两图都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A点 |
B.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CD段 |
C.甲图的a、b、c、d四个浓度中c是最适合贮藏的 |
D.甲图中氧浓度为d时没有酒精产生 |
图甲表示某地夏季一密闭大棚内 一昼夜间CO 2浓度的变化,图乙表示棚内植株在b点时消耗的CO 2总量与消耗的O 2总量之比(体积比),其中正确的是
下列对各曲线所表示的生物意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图可表示二氧化碳含量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 |
B.乙图可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 |
C.丙图可表示呼吸作用中氧气浓度与二氧化碳生成量的关系 |
D.丁图可表示细胞中氧气浓度与ATP生成量的关系 |
图1表示在一定的光照强度下,植物叶肉细胞中CO2、O2的来源和去路,找出图1在图2中的位置
A.AB之间 | B.BC之间 | C.C点以后 | D.B点 |
有关细胞呼吸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通过有氧呼吸分解等质量的糖元和脂肪,后者 |
B.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被[H]还原为乳酸,同时释放能量合成ATP |
C.真核生物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线粒体内也存在基因表达的过程 |
D.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细胞呼吸,流入生物群落的能量最终散失到无机环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