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该图表明(   )
| A.在分裂间期肯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 B.该细胞肯定不是次级卵母细胞 | 
| C.该动物的基因型肯定不是AaBbDd | D.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肯定发生了交叉互换 | 
右下图表示一个 感染HIV的人在细胞学和生物化学方面的变化,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表示为:
感染HIV的人在细胞学和生物化学方面的变化,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表示为:
| A.病毒的数量、T细胞的数量、抗体的浓度 | 
| B.病毒的数量、抗体的浓度、T细胞的数量 | 
| C.抗体的浓度、病毒的数量、T细胞的数量 | 
| D.抗体的浓度、T细胞的数量、病毒的数量 | 
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都能看到的结构是:
| A.赤道面、染色体、细胞膜 | 
| B.纺锤体、赤道面、同源染色体 | 
| C.细胞壁、染色体、纺锤体 | 
| D.细胞壁、核膜、染色体、着丝粒 | 
右图表示兴奋的产生和传递的过程。下面有关此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b处的神经递质分布在组织液中,轴突的形成有助于兴奋的传导 | 
| B.从图可看出,c处先产生的兴奋可传到a处引起其兴奋 | 
| C.兴奋部位表现为内正外负,产生原因是细胞膜在受到刺激后通透性发生改变 | 
| D.b处的神经递质是通过胞吐方式释放的,经过突触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 
如右图所示,为了鉴定男孩8与本家族的亲子关系,需采用特殊的鉴定方案。下列方案可行的是:
| A.比较8与2的线粒体DNA序列 | 
| B.比较8与3的线粒体DNA序列 | 
| C.比较8与5的Y染色体DNA序列 | 
| D.比较8与2的X染色体DNA序列 | 
现有两种培养基,已知其配制时所加的成分和含量如下,用这两种培养基分别去分离土壤中的两种微生物,你认为它们适于分离得到:
| 成分 | KH2PO4 | MgSO4·7H2O | NaCl | CaSO4·2H2O | CaCO3 | 葡萄糖 | 纯淀粉 | 
| 甲培养基 | 0.02% | 0.02% | 0.02% | 0.01% | 0.5% | 0.5% | 2% | 
| 乙培养基 | 0.02% | 0.02% | 0.02% | 0.01% | 0.5% | - | - | 
| A.甲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自生固氮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自生固氮菌 | 
| B.甲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自生固氮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自生固氮菌 | 
| C.甲培养基适于分离酵母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真细菌 | 
| D.甲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共生细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共生固氮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