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著名的绘画史学者在其著作中写道:“若论佛道人物仕女牛马,则近不及古;若论山水林石花鸟禽鱼,则古不及近。”他所说的“古”与“近”指的是
| A.唐、宋 | B.晋、唐 | C.宋、元 | D.元、明 |
读下表,从表中可以直接获取的信息是()
表北宋商税情况简表
| 年代 |
年商税额 |
指数 |
| 995~998年 |
400万贯 |
100 |
| 1004~1008年 |
450万贯 |
113 |
| 1058年 |
700万贯 |
175 |
| 1064~1068年 |
846万贯 |
212 |
| 1077年 |
879万贯 |
220 |
A.商税总额不断增加 B.政府高度重视商业
C.商业已经成为本业 D.商业税率不断提高
隋唐时期每个行业的行会有共同的行规和行神。行会的首要任务是协调与其他行业尤其是与官府之间的关系,如交纳税收、组织应役等,行会不限制行内成员的经营方式。材料说明行会的主要作用是()
| A.限制了行业内部存在的不良竞争 |
| B.推动了政府抑制工商业政策的实施 |
| C.确保本行业在手工业中的领先地位 |
| D.发挥了政府管理私营手工业的职能 |
汉代时市的长官称“市令”或“市长”,南北朝时设有“草市尉”,唐代州县设市日益普遍,唐宣宗七年(853年),“废州县市印”,五代以后市司机构再也没有恢复。对上述史实解读正确的是( )
| A.从汉代开始起政府对市进行了直接管理 |
| B.南北朝时政府对“草市”实行行政管理 |
| C.“废州县市印”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 |
| D.政府最终放弃对市的管理是在五代之后 |
《汜胜之书》成书于西汉,现存3700多字,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书中记载有“区田法”、“穗选法”、“浸种法”等等。这说明我国古代农业()
| A.划分田地 | B.因地制宜 |
| C.精耕细作 | D.优选种子 |
“幽州”是古代地名,在某一时期幽州负责管辖“郡、国十一,县九十”。据此判断“某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
| A.秦代 | B.汉代 | C.宋代 | D.唐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