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被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下如表。据表回答1—2题。

降雨量
(mm)
降雨
强度
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径流量
(L)
泥沙量
(kg)
径流量
(L)
泥沙量
(kg)
径流量
(L)
泥沙量
(kg)
径流量
(L)
泥沙量
(kg)
33

111
0.1
155
41.3
153
4.7
154
18
14
很强
29
0.5
327
39.4
71
0.8
212
25
19

28
0.3
113
1.2
51
0.4
52
0.6

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A.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
B.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荒草地
C.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荒草地坡耕地
D.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

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某国玉米生产区分布、种植与收获玉米的时间图表”。该国是所在大洲最大的玉米产区,也是全球主要的玉米出口国。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该国玉米生产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地主要位于高原地区
B.该地降水比该国同纬度西部多
C.该地处在东南信风迎风坡,全年多雨
D.该地畜牧业较发达

该国甲地区的气候有别于玉米主要产区的气候,在玉米主产区收获玉米的季节,甲地区主要收割或采摘的是()

A.小麦 B.葡萄 C.甘蔗 D.棉花

下图示意某地区通过钻探某一岩层得出的地质数据:黑点代表钻井位置,斜线左边数据代表井口所在地面海拔高度(单位:米),斜线右边数据代表该岩层层顶的埋藏深度(即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单位: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地形坡度在四地中最缓 B.乙地地貌的形成以外力为主
C.丙地地下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D.丁地地貌的形成以内力为主

若该地区位于地中海沿岸,则降水最多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戊

位于三个不同地区学校的学生,在国际互联网上合作设计了一个测量“立杆影子长度”的探究学习活动。他们于2013年6月22日,各自在当地正午前后,测量1米高立杆的影子长度,所得数据制成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甲、乙、丙三地该日昼长,由长到短的顺序是()

A.甲、乙、丙 B.丙、甲、乙
C.乙、丙、甲 D.乙、甲、丙

当乙地测得该日杆影长最短时,丙地所在时区的区时是()

A.5时 B.7时 C.19时 D.17时

甲图所示地,位于我国某省(区),下列对联或诗句中可反映该省(区)地理特征的是()

A.浩荡滇池波自远,苍茫洱海水何宽
B.西湖天下景,游者无贤愚
C.洞庭西下八百里,淮海南来第一楼
D.一路椰荫鱼艇静,天涯海角好家乡

下图为“某地区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位hPa)”。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关于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丁风力相当,风向一致
B.此时,甲地天空中云量大于乙地
C.影响丙地气压中心形成的因素是地形
D.图示季节为当地夏季

该图像制作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①全球定位系统 ②遥感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数字地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降雪等日数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B.P地等温线向北弯曲主要是河流因素
C.Q处年降雪日数不同于周边地区主要是地形因素
D.图示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不合理的灌溉容易导致水土流失

关于图示地区环境问题描述错误的是()

A.图示地区西北部土地荒漠化严重
B.图示地区西南部面临河源湿地萎缩威胁
C.图示地区东南部水土流失严重
D.图中河流易出现的水文灾害是凌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