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4年11月29日,正当《泰晤士报》的手工印刷工人准备工作时,社长竟向他们出示了一份印好的报纸,并骄傲地对工人们说:“本期报纸在一个小时内就印刷完毕,这是印刷术发明以来的最大成就。”四位同学对这则材料发表了如下的意见
甲说:这不可能.活字印刷术在19世纪还没有传人西方呢。乙说:这太夸张了,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印好报纸。丙说:这是可能的,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的效率明显优于传统手工方式 丁说:我也认为是真实的,因为我听说这则材料来自于一位学者的著作。
哪一位同学的意见最为合理?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丘吉尔说:“英国的政策并不考虑企图称霸欧洲的国家究竟是哪一个国家……它唯一关心的是,谁是最强大的或具有支配力的暴君。因此,我们不要怕别人说我们亲法反德。如果情况有变,我们同样可以亲德反法。”这一说法反映出英国奉行的外交原则是( )
A.民族自决 | B.势力均衡 |
C.绥靖主义 | D.严守中立 |
俾斯麦早就承认:“在欧洲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彼此敌对的两大势力。两个大国都希望把世界变成自己的属地,并从属地上获取商业收入。”这里的“两个大国”在一战前最有可能是指( )
A.俄国和奥匈帝国 | B.英国和法国 |
C.法国和俄国 | D.英国和德国 |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说:“(19世纪末)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现在几乎均已为人所知,也都或详细或简略地被绘制成地图,除了无关紧要的例外情形,探险不再是‘发现’,而是一种运动挑战……”上述材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
B.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D.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 |
近代以来,神学理论不断受到冲击,教会权威不断遭到削弱,下列事件直接在教会中引起巨大反响的有
①麦哲伦环球航行②马克思、恩格斯阐明唯物史观
③达尔文创立进化论④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③ | D.③④ |
1953年3月,赫鲁晓夫上台,在其统治期间,苏联的内政外交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①组建华约集团,争取与美国平起平坐②采取减税政策,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③签订停战协定,结束朝鲜半岛的战争④援助埃及等国,发动“六日战争”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