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5.12四川大地震之后,全国各族人民纷纷捐款,据民政部报告,截至6月14日12时,全国共接收国内外各界捐赠款物455.78亿元,实际到账437.96亿元,为灾区群众生活安置和重建发挥了重要作用。围绕这个话题,某班开展了小组讨论,甲认为,“金钱是万能的,有钱能使鬼推磨”;乙认为:“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
(1)、假如你是该班同学,你赞成哪种观点?为什么?
(2)、在金钱问题上,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金钱观?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4年10月20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首次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大力建设法治中国,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担当的时代使命。党要引领中国改革发展、化解当下社会复杂矛盾,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依法治国之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乎改革全局,关乎人民福祉,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民族前途命运。
材料二:回望历史,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推进依法治国的轨迹清晰可见: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十六大提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十七大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十八大阐释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要思想,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新阶段。道路漫漫而曲折,每一个值得铭记的时刻都是通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艰辛求索。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阐述中国共产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推进依法治国的轨迹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近年,报考艺术类的考生人数逐年攀升,据统计,2011—2013的3年间,招生指标翻了4倍仍然“供不应求”,“艺考热”持续升温。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步伐在加快,正是在这种要求下,国内众多高校开设了形式多样的艺术专业,因而报考艺术的考生增多。②一些院校好大喜功,不顾及学校实际,为了筹集资金,盲目扩招。③认为报考艺术类将可以有更轻松的工作,赚钱更容易,以及“追星梦”、“造星梦”也让考生和家长对艺术院校有更多的偏爱。……
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中“艺考热”的原因。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法治建设要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各级党组织要带头依法办事,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体制。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如何推进依法治国进程?
材料二:李克强指出,今年简政放权的力度不能减,要进一步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要把那些含金量高的、管用的,真正能够激发市场活力的直接放给市场、放给企业。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
(2)运用《 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二,分析“法无禁止即可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将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示意图

注:资源型城市是指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
材料二:“资源诅咒陷阱”是指一些地方过度陶醉于自然资源优势不能自拔,固化于产业链的低端,致使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压力加大,核心竞争力缺失,持续增长乏力,使得丰富的自然资源最终成为经济发展的“诅咒”而不是“福音”。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全国有262个城市被确定为资源型城市。
(1)结合材料一,简要描述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为资源型城市避免陷入“资源诅咒陷阱”提出合理建议。
材料三:我国东部某市出台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思路(见下表)。

发展思路
主要举措
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1.做好总体规划
加强顶层设计,按照本市“十二五”规划的空间布局,做好总体规划。


2.发展特色产业
依托我市的工业特色,围绕服装、阀门等行业规划好专业市场;围绕绿色、健康主题开发“一日游”、“二日游”等特色旅游项目。


3.营造良好环境
推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塑造良好商务环境;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优化全市的法制、治安环境,努力为客商提供一个平安、和谐、愉悦的投资消费环境。

4.突出重点行业
围绕培育消费热点,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发展,重点推进现代商贸、旅游等领域发展。

(3)依据材料三,回答图表中的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深化行政体制改革。2013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提交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改革工商登记制度。同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进行部署。同年1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修改《公司法》的决定,为我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提供了法律保障。2014年3月1日,新修改的《公司法》正式生效,公司注册资本登记 制度改革开始全面实施。
材料二:下表是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主要内容

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
取消有限责任公司、一人有限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的限制(另有规定的除外);取消对公司股东和投资公司缴足出资的期限的规定;公司股东出资方式、货币出资比例可自主约定,可以提高知识产权、实物、土地使用权等财产形式的出资比例。
推进企业诚 信制度建设
将企业登记备案、年度报告、资质资格等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系统予以公示。将有违规行为的市场主体列入异常经营的“黑名录”,向社会发布,提高企业“失信成本”。

注: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实施后,三个月内全国新登记注册企业126.93万户,注册资本6.54万亿元,同比分 别增长66.85%和 56.9%。
(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的推进是如何体现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的。 (12 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是如何激发市场活力的。 (12 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