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入乡随俗”表明了             (   )

A.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B.优秀文化取代落后文化
C.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D.不同的文化具有共同性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维吾尔族的《第七木卡姆朱拉》、蒙古族长调《成吉思汗》、纳西族《嫁女调》、鄂西土家族《神农溪纤夫号子》……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语言、曲调和歌声,展现在CCTV舞台上。人们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而激动,更为音乐盛典丰厚广博的文化内涵而感动。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④各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09年3月7日,山东省人文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促进会在济南宣布,经过几年努力,山东已经形成运河文化贯穿南北、齐长城连接东西的文化景观。这表明()

A.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B.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
C.各地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 D.不同区域的文化融为一体

具有400多年历史的澳门,保存着中国境内现存最古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的东西方风格共存建筑群。这表明
①.建筑艺术是民族精神的火炬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④.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融
A ①②④ B ①③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

4月15日零时1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二颗送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该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计划中的第二颗组网卫星,是地球同步静止轨道卫星。

A.鑫诺卫星 B.嫦娥一号卫星 C.北斗导航卫星 D.中星九号卫星

始于春秋时期的清明节至今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扫墓是最早的清明祭拜的形式,
这种习俗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逐渐演变为更多的形式。2002年,共青团中央发起了“清明网上祭英
烈,共铸中华民族魂”活动。6年来,参与人数从最初的100万跃升到目前的1000万左右。将祭奠先人的文
字和音像放在互联网上,让所有的亲人和故友都能在不同的地方同时或随时祭拜,这种文明和科学的祭拜方式,
让逝者安息,于生者有益。
试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结合以上材料,简要回答:
(1)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什么特点?
(2)你是怎样看待清明祭拜形式的演变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