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观点出自荀子、董仲舒、朱熹、黄宗羲。四个选项中言论(序号)与人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③“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④“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 A.①黄宗羲②荀子③董仲舒④朱熹 | B.①董仲舒②荀子③黄宗羲④朱熹 |
| C.①朱熹②董仲舒③荀子④黄宗羲 | D.①董仲舒②黄宗羲③荀子④朱熹 |
“他们的鲜血和生命粉碎了日军三月亡华的狂妄构想,为国家争取了90天时间。并且改写了中国军人的形象……对整个国家的存亡而言仍可以是一场胜利。”这一论述评价的是
| A.淞沪会战 | B.太原会战 |
| C.徐州会战 | D.枣宜会战 |
有学者认为,中共中央召开的瓦窑堡会议为中国革命重心转移指明了方向。其依据是瓦窑堡会议
| A.揭开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序幕 |
| 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
| C.制定了依靠民众的全面抗战路线 |
| D.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
民国8年5月,《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民》的新闻,披露“青岛问题因日使力争,结果英法颇为所动,闻将直接交于日本。”“青岛问题交于日本”引发了
| A.五四运动 | B.北伐战争 |
| C.南昌起义 | D.一二九运动 |
读下图,1911年革命党人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地点是
| A.① |
| B.② |
| C.③ |
| D.④ |
“先有神和拳,后有红灯照。拉它的线杆,掀它的铁道。把洋鬼子赶到关外去,保护大清朝。”该民谣流行于
| A.天平天国运动时期 | B.义和团运动时期 |
| C.辛亥革命时期 | D.五四运动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