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为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
A.魏源 | B.王韬 | C.宋教仁 | D.胡适 |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这一观点属于
A.道家思想 | B.儒家思想 | C.法家思想 | D.墨家思想 |
“总之(画家关注的)不是建筑物本身,而是光线所演绎出的“悲喜剧”……“画出了生命在光线变幻的时时刻刻所呈现出的永恒美”。与上述评价最符合的绘画风格是
A.浪漫主义 | B.现实主义 | C.印象画派 | D.现代主义 |
20世纪30年代中期,资本主义各国进步人士称赞新生的苏联是“一块让人类再次得救的新大陆”,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工业化取得辉煌成就 | B.新经济政策实施 |
C.农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 | D.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
以下统计数据最能体现美国罗斯福新政特点的是
A.1935年农民的现金总收入从1933年的40亿增加到70亿美元 |
B.1932年美国出现了约200万人的流浪大军,次年失业人数将近1700万 |
C.1933年建造了20座大型水坝,开凿了652英里长的水道 |
D.到1938年美国建立了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西方民主政治在欧美大国确立的重要时期,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俄国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 B.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民主化道路 |
C.法国共和制度战胜了君主制度 | D.德国皇帝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