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①2FeCl3+2KI=2FeCl2+2KCl+I2②2FeCl2+Cl2=2FeCl3判断下列物质的氧化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
A.Fe3+>Cl2>I2 | B.Cl2>Fe3+>I2 | C.I2>Cl2>Fe3+ | D.Cl2>I2>Fe3+ |
下列变化不能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变化时有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形成yjw |
B.变化过程中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 |
C.变化时释放出能量 |
D.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分子种类增加了 |
在KI和KIO3混合溶液中通入H2S发生反应后,只生成碘、硫酸钾和水,在此反应中被氧化的碘元素与被还原的碘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5:1 | B.6:1 | C.1:1 | D.1:5 |
A、B、C、D、E是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按D、E、B、C、A的顺序减小,B和E同主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A、B、E一定在不同周期 B.D为第二周期
C.A、D可能在同一主族 D.C和D的单质可能化合为离子化合物
用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总反应如下:
3Fe2++ 2S2O32-+O2+4OH-= Fe3O4 + S4O6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反应中1molO2氧化了3mol Fe2+ |
B.还原剂是Fe2+,氧化剂是S2O32-和O2 |
C.每生成1mol Fe3O4,转移3mol电子 |
D.当转移1mol电子时,消耗56gS2O32- |
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L 1mol·L-1 CH3COOH溶液中,CH3COOH分子数约为6.02×1023 |
B.1molCl2与一定量的Fe刚好完全反应电子转移数约等于3×6.02×1023 |
C.在含4mol硅氧键的水晶晶体中,氧原子数目为2×6.02×1023 |
D.用铁作电极电解饱和K2SO4溶液时,当阴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为2.24L时,阳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一定为0.05×6.02×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