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溶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蝌蚪的尾巴最终消失,其中起作用的是溶酶体 |
B.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多种物质,是细胞的“消化车间” |
C.溶酶体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入侵的病毒或病菌,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
D.刚宰杀的禽、畜放置一段时间再煮口味会更好,其原因为溶酶体和线粒体的共同作用释放出更丰富的营养物质的缘故 |
基因型为 aaBb的个体与 AaBb个体杂交,两对性状显性完全, F1表现型的比例是
A.9 : 3 : 3 : 1 | B.3 : 1 |
C.3 : 1 : 3 : 1 | D.1 : 1 : 1 : l |
“苏丹红I号”事件再次引起人类思考食品的安全性问题,苏丹红染色剂的降解产物可使人体致癌,从变异的来源看这属于
A.化学致癌因子 | B.生物致癌因子 | C.基因突变 | D.基因重组 |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上下代之间总有许多差异,主要原因是
A.环境不同 | B.基因突变 | C.染色体变异 | D.基因重组 |
经过对某生物体内的核酸成分的化学分析得知,该生物核酸中,嘌呤占58%,嘧啶占42%,由此可以判断
A.此生物体内的核酸一定是DNA | B.该生物一定不含DNA而含RNA |
C.若此生物只含DNA,则一定是单链的 | D.若此生物含DNA,则一定是双链的 |
如右上图若要对此果蝇进行基因组测序,那么需要测定的染色体是
A.Ⅱ、Ⅲ、 Ⅳ、Y |
B.Ⅱ、Ⅲ、Ⅳ、X |
C.Ⅱ、Ⅲ、Ⅳ、X、Y |
D.Ⅱ、Ⅱ、Ⅲ、Ⅲ、Ⅳ、Ⅳ、X、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