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的基因,并以质粒为运载体,采用转基因方法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金茶花新品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抗枯萎病的金茶花与原金茶花之间形成了生殖隔离 |
| B.将抗枯萎基因连接到质粒上,用到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
| C.为了保证金茶花植株抗枯萎病,只能以受精卵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 |
| D.通过该方法获得的抗病金茶花,将来产生的配子不一定含抗病基因 |
下列有关克隆绵羊“多莉”诞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属无性繁殖②采用了核移植技术③采用了胚胎移植技术④采用了胚胎分割技术
⑤采用了胚胎体外培养技术⑥采用了体外受精技术
| A.①②③⑤ | B.②③④⑤ | C.②③⑤⑥ | D.①②⑤⑥ |
一般来说,动物细胞体外培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 )
①无毒的环境②无菌的环境③合成培养基需加血浆④温度与动物体温相近
⑤需要02,不需要 C02⑥C02能调培养液pH
|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①②③④ | C.①③④⑤⑥ | D.①②③④⑥ |
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脱毒苗,获得具有抗病毒的新品种 |
| B.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人工种子,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
| C.利用细胞培养技术获得紫草素,实现了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
| D.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萝卜-甘蓝",克服不同生物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
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①的自交代数越多,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 |
| B.过程②可以取任一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材料 |
| C.过程③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 |
| D.图中筛选过程不改变抗病基因频率 |
科学家把天竺葵的原生质体和香茅草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导融合,培育出的驱蚊草含有香茅醛,能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气味达到驱蚊且对人体无害的效果。下列关于驱蚊草培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驱蚊草的培育属于细胞工程育种,其优点是能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
| B.驱蚊草的培育要用到纤维素酶、果胶酶、PEG等试剂或离心、振动、电刺激等方法 |
| C.驱蚊草的培育是植物体细胞杂交,不同于植物组织培育,无愈伤组织和试管苗形成 |
| D.驱蚊草不能通过天竺葵和香茅草杂交而获得,是因为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