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国传教士曾于1840—1850年来华传教,他可能亲历的事件是()
A.虎门销烟 | B.上海开埠通商 |
C.金田起义 | D.美国人在华开办工厂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其实英国在要求外交平等及商业机会等方面代表了西方各国的愿望。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它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作者强调了中英战争的()
A.必然性 | B.偶然性 | C.可能性 | D.必要性 |
有学者认为,清朝军机大臣的任命和职务都没有制度上的规定可供遵循,完全出于皇帝的自由意志,只是奉旨办事而已。这主要反映了军机处( )
A.沦为特务机关 | B.只为个人服务 |
C.缺乏制度保障 | D.显示皇权加强 |
密折”一词始用于康熙朝,最初为一种特权,仅限于少数亲信官员等使用。康熙五十一年前后,地方和中央人员才普遍获得奏折权。雍正帝继位以后,又给予道员、知府、同知、副将一级的官员密上奏折的权力。据统计,当时上密折的人数已达到1000人以上。这表明()
A.清朝中央政府决策的开放性 |
B.清朝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和镇压 |
C.专制主义达到顶峰 |
D.中央的政治权力进一步加强 |
儒家学说倡导“宽刑慎杀”,强调执法有准、量刑有据。明初朱元璋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这表明朱元璋()
A.力图为专制集权确定理论基础 |
B.试图以重刑迅速稳定社会 |
C.放弃了儒家的治国理念 |
D.执法无准、量刑无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