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帝对签定《南京条约》的原则性指示是:“广东给过银两,烟价碍难再议;战费彼此均有,不能议给,其平行理可以通融;贸易之所,前已谕知耆英,将香港地方暂行赏借,并许以闽浙沿海,暂准通市。该逆既来诉冤,经此次推诚晓谕,当可就我范围。”由此可知道光帝的外交思想属于
A.平等外交思想 | B.屈辱外交思想 |
C.传统夷夏思想 | D.殖民外交思想 |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这是因为
A.从此,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 |
B.蒋介石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 |
C.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
2009年12月13日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30多万遇难同胞72周年祭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冥思厅的照壁上刻有“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这反映出中国人民的愿望是
A.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 B.以史为鉴,科学发展 |
C.记住历史,忘记仇恨 | D.正视史实,历史不容篡改 |
歌曲《松花江上》唱到:“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A.八一三事变 | B.一二八事变 |
C.七七事变 | D.九一八事变 |
下图是一副西洋漫画,描述了列强任意宰割中国领土的现象。中国最终没有被列强“吃”掉的根本原因
A.中国人民的顽强反抗 | B.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 |
C.清王朝的抗争 | D.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兴起 |
19世纪中期,列强侵略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在中国南方兴起。这场运动是
A.义和团运动 | B.洋务运动 |
C.维新变法运动 | D.太平天国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