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同治年间)《夷场行》中写道:“人间何地无沧桑,平填黄浦成夷场;高高下下嘘蜃气,十十五五罗蜂房;青红黄绿辨旗色,规制略似棋枰方。”该诗揭露了的夷场现象最早应该出现在
A.鸦片战争之后 |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
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
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其中“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 B.第三世界崛起 |
C.美国和苏联势均力敌 | D.欧洲走向联合 |
观察右面一幅漫画(图中英文意为“杜鲁门主义”),若为该漫画拟定标题,较为合适
的是
A.反目成仇,势成水火 |
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
C.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
D.冰释前嫌,共克时艰 |
20世纪70年代,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正式开播“业余外语广播讲座(英语初级班)”,外电对此有不少评述,我们认为最为恰当的是
A.“中国向世界宣布开放的一个信号” | B.“中国放弃敌视西方的政策” |
C.“中国开始奉行亲西方政策” | D.“中国积极谋求世界大国地位” |
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后,虽然对美关税下降率远小于对墨西哥下降比率,但大量产品的涌人,仍然使墨西哥经济受到巨大冲击。这最能说明
A.发达国家侵略发展中国家经济 | B.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合作面临挑战 |
C.墨西哥经济实力较差 | D.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弊大于利 |
日本贸易振兴会曾做过关于地区经济合作组织的一项调查统计
时间 |
1969年前 |
1970~1979 |
1980~1989 |
1990年以后 |
数字 |
6个 |
6个 |
20个 |
69个 |
上述数据体现的趋势是
A.经济全球化 B.区域经济一体化 C.政治集团化 D.世界多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