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的溶液中:Fe
3+、
、
、Cl
-
|
| B. |
由水电离的c(H
+)=1×10
-14mol/L的溶液中:
、
、
、
|
| C. |
加入铝粉能放出大量氢气的溶液中:
、
、
、
|
| D. |
c(Fe
2+)=0.1mol/L的溶液中:
、
、
、
|
下图中
表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其中的Y分别代表三种物质,有关Y的叙述,错误的是
| A.Y可能位于细胞膜上 |
| B.Y可能存在于体液中 |
| C.Y可能位于染色体上 |
| D.Y中可能含有硫元素 |
在美国南部有一种“黑寡妇”蜘蛛,它吐两种不同类型的丝织成网,第一种丝在拉断前可以延伸27%,强度是其他蜘蛛丝的2倍,第二种丝在拉断前很少延伸,却具有很高的防断裂强度。科学家给这种物质取名“生物纲”。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纲”的特性直接决定于“黑寡妇”蜘蛛丝的蛋白结构 |
| B.“生物纲”的特性由“黑寡妇”的DNA脱氧核苷酸的特定排列顺序决定 |
| C.将“黑寡妇”蜘蛛丝的蛋白基因转入奶羊或奶牛乳腺细胞可产生“生物纲” |
| D.“黑寡妇”蜘蛛分泌第一种丝的细胞和分泌第二种丝的细胞所具有的基因不同 |
汉麦林(hammerlin)的实验如下图所示,将单细胞的地中海杯状藻先在近核处切断,再在近杯处切断(a),此中间的茎(b)置于海水中可再生一杯(c),但将此杯切断后,不能再生第二杯(d)。这个实验可以说明
| A.决定杯状藻藻杯的形态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质 |
| B.决定杯状藻藻杯的形态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核 |
| C.杯状藻杯的形态发生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遗传信息共同作用的结果 |
| D.条件不足,不能得出实验结论 |
水中氧含量随水温升高而下降。生活在寒温带湖泊中的某动物,其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与其生活的水温有关。右图中能正确表示一定温度范围内该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随水温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A.丁 | B.乙 | C.丙 | D.甲 |
下面甲图示洋葱根尖生长点连续分裂的细胞在各个时期细胞核内DNA含量的测定结果,乙图是一组目镜标有5×和16×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的镜头,丙图是某同学在乙图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像。欲将丙图视野中处于甲图e时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进行640倍高倍镜观察,正确的镜头组合及操作程序应是: 
| A.(1)×(4);玻片移向左上方 | B.(2)×(3);玻片移向左上方 |
| C.(2)×(3);玻片移向右下方 | D.(1)×(3);玻片移向右下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