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6-A-2表示一个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不同情况,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变化顺序是( )
A.(1)(4)(5)(3)(2) | B.(2)(3)(1)(4)(5) |
C.(1)(5)(4)(3)(2) | D.(5)(4)(3)(2)(1) |
下面有关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三者间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物体的性状受基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 |
B.基因与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
C.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在基因的指导下合成 |
D.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生物的性状 |
DNA指纹技术可用于亲子鉴定,亲子鉴定所检测的“遗传因子”都是符合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并以此进行评判。理论上,在鉴定中只要出现排除指标并且充分排除基因突变的可能,就可以以此获得的结果。下列争议父亲A、B、C、D四人中,可完全排除孩子生物学父亲的是()
争议父亲 |
A |
B |
C |
D |
母亲的VWA等位基因 |
16,17 |
15,17 |
16,17 |
18,18 |
孩子的VWA等位基因 |
15,17 |
16,17 |
17,17 |
17,18 |
争议父亲的VWA等位基因 |
15,18 |
16,18 |
15,18 |
17,17 |
(说明:加粗字体表示来自母亲的遗传因子,下划线字体表示来自父亲的遗传因子)
下列有关DN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组成DNA分子的单体是脱氧核苷酸![]() |
B.不同的碱基配对方式导致DNA分子具有多样性 |
C.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碱基A∶C∶T∶G为1∶2∶3∶4,则该分子中上述碱基比例为2∶3∶2∶3 |
D.DNA分子复制时,子代DNA总是由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结合而成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分别用35S和32P标记T2噬菌体的不同有机物。下列被标记的部位组合正确的是()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下图表示一个二倍体动物细胞进行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及DNA数目
的变化,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图中两曲线重叠的各段,每条染色体都不含染色单体 |
B.在BC段和HI段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且基因突变都可能传给后代 |
C.在AG段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HQ段细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
D.在DE段和LM段,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