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历史加快了从分散走到整体的进程。洲际贸易是近代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与 文化联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因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欧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这趟、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需时半年,可做三笔生意,获得数倍的利润,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
—据艾里克.威廉斯《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等
材料二 三角贸易示意图
(1)指出三角贸易涉及海区的大洋环流规律(顺、逆时针方向流动),以及三段航程海域洋流的性质(寒、暖流),分析归程海域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2)某船队1月份从欧洲出发,并如期回到里斯本。说明洋流对该船队的海上航行起到了什么作用?该船队曾途经北美某个大渔场,简述该渔场的主要成因。
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1928年至1950年期间,南京市商业区的空间演变特点是:
①;
②。
(2)1928年至1950年期间,南京城市用地基本上是沿L1、L2两条轴线分别向、向(方向)拓展。
(3)上图中L1、L2轴线上及其两侧的地价变化特点分别是:
①;
②。
影响南京市地价变化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
(4)综合环境需要、付租能力因素考虑,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沿L3线箭头指向依次排列为。
读某国不同时期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 重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ABCDEF反映的是 过程。该过程的标志是: 、
、 。
(2)甲图中ABCDEF反映的过程与乙图中的(填代号)曲线是对应的。
(3)甲图中E—F反映了 现象,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
(4)一个国家或地区的 水平,体现其经济发展水平。乙图中的两条曲线分别表示:① 国家;② 国家。
示为某大城市1947年和1981年的同比例尺平面示意图,比较两图回答。
(1)由图可见,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趋势是。
(2)分析该趋势在图中的具体表现。
1999年台湾大地震后,引发了一场电脑市场涨价风暴。国内IT市场内存价格一夜之间暴涨了15%,接着主板、硬盘、显卡、光驱以至整机都在涨价。回答:
(1)IT业属密集型工业,该工业的区位要求接近的地区。
(2)国的是IT的先驱和典范。
(3)电脑市场涨价说明电子元器件厂与电子装配厂之间有 方面的联系。
读“美国本土轮廓图”,回答:
(1)农作物名称A;B;
(2)A、B所在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农业,其特征是
。
(3)C箭头代表方向,主要影响因素是 。
(4)E市的主要工业部门是,对于该地工业崛起的关键性因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