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某海轮由A点出发,经B、C、D三处后返回原地。沿途经历的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航行中一直逆水顺风
B.就海水的温度而言,B>C>D>A
C.从C到D途中,发现沿岸植被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热带雨林过渡
D.在C处遇到开向美国的30万吨级的石油运输船
图是我国某区域按不同纬度所做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L河的流向是
A.由东北流向西南 | B.由西南流向东北 |
C.由东南流向西北 | D.由西北流向东南 |
为使图示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应建立保护区并注重
A.防治河水污染 | B.保护森林资源 |
C.防治土壤盐碱化 | D.治理酸雨危害 |
图表示我国某地季节性积雪融化完毕日期等值线及水系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积雪融化完毕日期最早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等值线在②处明显向北弯曲,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地形 | D.洋流 |
①、②、③、④四地中,年太阳辐射量最强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P岛是由沿裂谷溢出的上地幔物质堆积而成,2010年春季,该岛的火山多次喷发,目前已进入火山喷发活跃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P岛
A.位于中纬度 | B.位于北寒带 |
C.地跨东西半球 | D.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
图中M、N两点的实地距离约为(60°纬线周长等于赤道的一半)
A.700km | B.550km | C.1100km | D.850km |
造成图中甲、乙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海陆分布、纬度位置 | B.盛行风、地形 |
C.太阳辐射、洋流 | D.洋流、地形 |
P岛多火山是由于其处于
A.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地带 | B.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张裂地带 |
C.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地带 | D.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地带 |
组成P岛的岩石主要是
A.沉积岩 | B.变质岩 | C.石灰岩 | D.岩浆岩 |
下表为中国径流带主要特征值,据此回答下列各题。表中A、D径流带所在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 流水作用风力作用 B. 风力作用流水作用
C. 冰川作用风力作用 D. 风力作用海浪作用与表中B、C径流带对应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A. 荒漠落叶阔叶林 B. 温带草原针叶林
C. 温带草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 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表中B径流带所在地区国土整治的可行性措施是
A.合理确定载畜量,防治土地荒漠化 |
B.保育天然植被,防治水土流失 |
C.退耕还林还草,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 |
D.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瓜果棉等特色产业 |
黄河流域的用水量结构是:农业灌溉占91%,工业及城镇生活占7%,农村人畜用水占1%。依据材料和图“黄河流域不同河段地表水耗损量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1956—1996年黄河上游地表水耗损量总体变化趋势为
A.先上升后下降 | B.先下降后上升 |
C.波动上升 | D.变化不明显 |
降低黄河流域地表水耗损量的最有效途径是
A.控制工业、城市建设、生活用水 | B.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
C.实施调水工程,增加黄河水量 | D.控制农业耗水,发展节水型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