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词在出土文物中最早见于西周初年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薛(义)民”,意思是建都于天下的中心,从这里统治人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铭文表明西周开始出现国家 | B.青铜器“何尊”是由官府督造的 |
C.铭文说明西周时盛行郡县制 | D.“中国”一词西周和现在意思一致 |
西方历史上女性继承王位者屡见不鲜,时至今日,英国、丹麦等国的国家元首依然是女王,但我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普遍排斥女性,遵循父系单系世系的原则。中西这种差异的主要成因是
A.中国宗法制的传统 | B.欧洲女权至上的传统 |
C.专制权力的强弱不同 | 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
袁世凯曾经把当年促使清帝逊位的历史性一幕非常形象地称为“拔大树”。“拔大树”最重要的历史价值在于( )
A.标志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已完成 |
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
C.为政治民主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D.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后,在皇帝和六部之间逐步建立的官制是()
A.内阁 | B.军机处 | C.三司 | D.枢密院 |
某次知识竞赛中,有一道题是“假如你是英国人,要想当选为首相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正确的选择应为
①成为某一政党领袖②在议会选举中要成为第一大党③必须通过国王的任命
A.①不正确,②③正确 | B.①②正确,③不正确 |
C.①正确,②③不正确 | D.①②③均正确 |
美国《独立宣言》宣称:“任何政府的正当权利,均由人民同意而产生。”法国大革命初期,各地人民组织自治政府,政府落入议会手中。以上史实体现的政治主张是()
A.主权在民 | B.三权分立 |
C.“君权神授” | D.社会契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