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时 间 |
厂数(家) |
创业资本数(元) |
工人人数(人) |
||||
| 1913年 |
698 |
330,824,000 |
270,717 |
||||
| 1920年 |
1759 |
500,620,000 |
557,622
|
认为人们通过订立契约而组成国家或政府的思想家有
①斯宾诺莎②洛克③卢梭④詹姆士一世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右图邓小平的题词,肯定了
①深圳的发展和经验
②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
③强调要按经济规律办事
④改革开放
| A.①② | B.③④ |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计划经济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最根本的转变是
| A.思想的转变 | B.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 |
| C.企业产权的转变 | D.所有制结构的转变 |
下列这组图片反映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以下表述与之相符的是
| A.改革管理体制,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 |
| B.改革所有制形式,建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
| C.改革分配形式,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
| D.改革产权制度,建设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 |
92年初,邓小平南巡时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中国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目的是
| A.借鉴资本主义市场 | B.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
C.宏观调 控资源配置 |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