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亚里士多德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等概念 |
B.伽利略用实验验证v与t成正比的最大困难是当时没有测量时间的仪器 |
C.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 |
D.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 |
能量的形式有多种并且通过做功会发生相互转化。如下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子弹m水平射入木块后留在木块内。现将子弹、弹簧、木块合在一起作为研究对象,则此系统从子弹开始射入木块到弹簧压缩到最短的整个过程中,则系统的
A.子弹与木块有摩擦阻力,能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
B.子弹与木块有摩擦阻力,但能量和机械能均守恒 |
C.子弹与木块有摩擦阻力,但能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
D.能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
一质量为m的物体,从倾角为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下滑时离地面的高度为h,如下图7所示,当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
A.![]() |
B.![]() |
C.![]() |
D.![]() |
如下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物体,m1<m2,在大小相等的两个力F1和F2的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若F1、F2做的功为W1、W2,动能为、
则
A.W1=W2、![]() ![]() |
B.W1<W2、![]() ![]() |
C.W1=W2、![]() ![]() |
D.W1=W2,但动能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发射了“神舟十号飞船”。经过几次变轨后进入预定轨道与“天宫一号”对接,如下图所示,飞船由近地圆轨道l处发动机向后喷气通过椭圆轨道2变轨到远地圆轨道3.轨道1与轨道2相切于a点,轨道2与轨道3相切于b点.完成预定任务后安全返回。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在轨道1上运行的角速度小于轨道3上运行的角速度 |
B.在轨道1上过 a 点时的速度大于轨道2上过 a 点时的速度 |
C.在轨道3上过 b 点时的加速度大于轨道2上过 b 点时的加速度 |
D.在轨道2上运动时做无动力飞行,从 a 点到 b 点机械能守恒 |
如图所示,用一根轻细线将一个有孔的小球悬挂起来,使其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而成为圆锥摆,关于摆球A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摆球A受重力、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
B.摆球A受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
C.摆球A受拉力和重力的作用 |
D.摆球A受重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