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 3体积的NO2,依次通过下列 3个分别装有过量①NaHCO3饱和溶液②浓硫酸③Na2O2的装置后,用排水法把残留的气体收集到集气瓶中,集气瓶内气体体积应为(同温同压下测定)
| A.1体积NO | B.2体积NO2和 0.5体积O2 |
C.2体积O2 | D.0.25体积O2 |
在100mL密度为1.2g/mL稀硝酸中,加入一定量的镁和铜组成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金属完全溶解(假设还原产物只有NO),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3mol/L 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质量比原金属质量增加5.1g。则下列叙述不正确是
| A.当金属全部溶解时收集到NO气体的体积为2.24L(标准状况) |
| B.当生成沉淀的量最多时,消耗NaOH溶液体积最小为100mL |
| C.原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为4 mol/L |
| D.参加反应金属总质量(m)为9.6g>m>3.6g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HI(g)![]() H2(g)+ I2(s) △H =-26.5kJ/mol,由此可知1mol HI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分解后可以放出26.5kJ的热量 |
| B.已知: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ΔH=-285.8 kJ/mol |
| C.肼(N2H4)是一种用于火箭或燃料电池的原料,已知 2H2O(g)+ O2(g)=2H2O2(l)△H=+108.3kJ/mol① N2H4(l) + O2(g)=N2(g) + 2H2O(g)△H=-534.0kJ/mol② 则有反应:N2H4(l) + 2 H2O2(l) =N2(g)+ 4H2O(l)△H=-642.3kJ/mol |
| D.含2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的热量,则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CH3COOH(aq) = CH3COONa(aq)+H2O(l)ΔH=-57.4 kJ/mol |
下列各项中“操作或现象”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目 的 |
操作或现象 |
| A |
制备无水FeCl3 |
将FeCl3溶液加热蒸干 |
| B |
除去KNO3中少量NaCl |
将混合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 |
| C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向碳酸钠溶液中加盐酸产生气体,将气体先通过饱和NaHCO3溶液,再通入硅酸钠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 |
| D |
测定NaCl中混有Na2CO3的量 |
取一定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将产生的气体直接用足量碱石灰吸收,测得其增重,便可求得原样品中Na2CO3的量 |
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夹持装置部分已略去)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 实 验 |
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H2OH |
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 |
做Cl2对NaOH溶液的喷泉实验 |
制取少量氨气 |
| 装 置 或 仪 器 |
![]() |
![]() |
![]() |
![]() |
近年来化学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2CO2(g)+6H2(g)
C2H4(g)+4H2O(g);△H=+1411.0 kJ/mol,关于该反应,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图1表示该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
| B.图2表示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压强反应物的转化率的变化 |
| C.图3表示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温度反应平衡常数的变化 |
| D.图4 表示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温度、压强产物百分含量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