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如图所示,则叙述正确的是(   )

A.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在禽流感病原体、幽门螺杆菌体内b均为4种
C.ATP脱去两个高能磷酸键,可形成b,a为核糖
D.若a为脱氧核糖,则由b构成的核酸完全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最多有8种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DNA的粗提取和鉴定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的双眼皮对单眼皮是显性,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四个孩子,三个单眼皮一个双眼皮,对这种现象的最好解释是()

A.后代性状比3:1,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B.基因不能自由组合,产生了误差
C.这对夫妇都含有单眼皮基因,在每胎中都有出现单眼皮的可能性
D.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下列关于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小桶内的小球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
B.每次抓取小球统计后,应将彩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重复抓取50—100次
C. 每个桶中不同颜色(或标D、d)的小球数量一定要相等,甲内小球总数量和乙桶内小球总数量不一定相等
D. 每次抓取前要摇晃小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下次抓取小球的随机性

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花粉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花粉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 )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
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

下列叙述与生物学史实相符的是 ( )

A.孟德尔用山柳菊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定律
B.萨顿根据基因遗传行为与染色体的行为是平行的并最终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C.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D.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