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实验,如下示意图所示,其基本过程:①用某种荧光染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②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面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淬灭(消失)。③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即又出现了斑点。
上述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
B.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 |
C.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 |
D.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 |
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某种
植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由实验结果可初步推测( )
A.浓度高于10-4mol/L的生长素会抑制该植物茎段的生长 |
B.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含量达到M值时,植物开始合成乙烯 |
C.该植物茎中乙烯含量的增加会促进生长素的合成 |
D.乙烯能够促进果实成熟 |
右图表示A、B两妇女在1到5月血浆中人乳头瘤状病毒抗体的相对含量。下列对
曲线图的解释不成立的是
A.妇女A可能在1月份接种了疫苗,妇女B没有
B.两人均在4月份感染了人乳头瘤状病毒
C.妇女A免疫系统可以清除病毒并能长期产生保护作用
D.人乳头瘤状病毒疫苗刺激机体产生了相应的记忆细胞
为了考察甲状腺激素对代谢的影响,某人做了以下3组实验:①切除一白鼠的甲状
腺,10天后与正常白鼠比较;②切除另一白鼠的甲状腺,5天后,将溶解于某种溶剂的甲状
腺激素制剂给该白鼠连续注射5天,与正常白鼠比较;为了准确考察甲状腺激素对代谢的影
响,第③组实验必须进行,下列最适合作为第③组实验的是
A.再切除一白鼠的甲状腺,5天后,将第②实验组所用的溶剂给该白鼠连续注射5天,与正常鼠比较 |
B.再切除一白鼠的甲状腺,5天后,将不同于第②实验组所用的溶剂给该白鼠连续注射5天,与正常鼠比较 |
C.取一白鼠,既不切除甲状腺也不注射甲状腺激素制剂,10天后与正常鼠比较 |
D.取一白鼠,将第②组实验所用的甲状腺激素制剂给该白鼠连续注射5天, 然后切除甲状腺,5天后与正常鼠比较 |
以下不属于反馈调节的实例是
A.条件反射 | B.胰岛素的分泌 |
C.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 D.体温调节 |
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主要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
B.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反馈调节 |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
D.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