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观察在0.3g/mL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现中央液泡逐渐变小,说明( )
A.细胞壁是一层半透膜 | B.洋葱表皮细胞已经死亡 |
C.蔗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 D.细胞液的浓度逐渐增大 |
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将一个未标记的噬菌体在细菌中培养9 h,经检测共产生了64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一定具有放射性 |
B.噬菌体繁殖一代的时间约为1.5 h |
C.DNA具有放射性的子代噬菌体占100% |
D.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有一半不含35S |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对35S标记的甲组噬菌体不进行搅拌、32P标记的乙组噬菌体保温时间过长,则最可能的实验结果是()
A.甲组的上清液中无放射性 |
B.甲组的沉淀物中有较强的放射性 |
C.乙组的沉淀物中无放射性 |
D.乙组的上清液中有微弱的放射性 |
遗传工作者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了一个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系谱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病不可能是白化病 |
B.乙病的遗传方式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 |
C.两病都是由一个致病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
D.若Ⅱ4不含致病基因,则Ⅲ1携带甲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 |
某种小鼠的体色受常染色体基因的控制,现用一对纯合灰鼠杂交,F1都是黑鼠,F1中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体色表现为9黑∶6灰∶1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小鼠体色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
B.若F1与白鼠杂交,后代表现为2黑∶1灰∶1白 |
C.F2灰鼠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2 |
D.F2黑鼠有两种基因型 |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定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同学的实验模拟了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的过程 |
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和小球总数都必须相等 |
C.甲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
D.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Dd和AB组合的概率约为1/2和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