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认为,要“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这样才有可能达到“畸于人而侔于天”的境界。荀子则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庄子客观唯心主义,荀子是主观唯心主义 |
B.庄子主观唯心主义,荀子是朴素唯物主义 |
C.庄子强调要顺应客观规律,荀子强调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改造自然 |
D.庄子强调要顺从自然规律,荀子夸大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命令自然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3年12月10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确定了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总基调,继续施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提出2014年经济工作的六项主要任务为明年的经济改革指明了方向,可以预见,明年各地在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等领域,会有更大的工作力度和更令人满意的进展。这反映的哲理是()
①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客观与主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近日,一张“方言地图”在络上悄然走红。点击这些图标,便可听到当地人用方言讲述的5分钟小故事。这张“方言地图”来自一个叫“乡音苑”的站,创办者竟是两个美国人。他们用这样一张“有声地图”来记录中国“正在消失的方言”。对于“正在消失的方言”,我们不仅需要保存,更需要保护。这启示国家()
A.要加强管理和引导,做到百花齐放 |
B.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
C.要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
D.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
中国式过马路,是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现实生活中横穿马路、践踏草坪、大声喧哗、乱扔垃圾等现象随处可见,但许多人一方面斥责这种行为,另一方面又不知不觉地“随大流”。材料中的这种现象告诫我们应该()
①开展法制教育,提升公民辨别是非的能力
②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公民意识
③开展文明教育活动,提升社会公德
④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④ | D.③④ |
用小人物的善举唤起社会的道德感。那些“小人物”令人感动的生活状况、道德行为等,与每个人的生活都很近,由此而得到的感动是最真切、最可接近的,而其中蕴含的人性力量又是人人都可以真正汲取的。这说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应()
①大力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②从点滴小事做起,脚踏实地,重在行动
③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自觉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舌尖上的中国》对大江南北的各色美食生态的讲述,撩拨着观众的味蕾,勾起观众的乡愁,许多人根据节目购买食材,而根据纪录片出版的同名书籍也获得热卖。这表明()
①文化源于实践并促进实践的发展
②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④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