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记 句 容 叟  袁 枚
舟过燕子矾,泊古寺,有叟训数僧。貌癯而古,须发堕落,高吟所作诗,齿缺不能音。揖而问之曰:“叟其有道者欤?”曰:“余非有道者,累于道者也。”询其姓,曰赵,句容人。母孕之即不茹荤,九岁齿决肉呕,遂绝之。誓不娶,年十九,母亡。
慕茅山三洞为神仙居,绝欲得之,仡然从三人而行,裹粮趋洞所。洞冥然黑,人倒卧作蛇行以进。叟先入,堕水,幸浅,无所伤。二人者秉烛继之。蝙蝠哑哑万数,如大片黑云来扑火,火灭。其一毒虺,长三四尺,狂走有声。三人苦畏,联衣带行山根,触顶碍眉,石乳雨下,讫不得住。又五六里,得坦穴,闻钟磬鸣,大喜奔之,石罅水所为。望如黑海,昏雾杳藐,波浪大作,不可穷也。灯尽灭,且饥,为是悛而止。从原径返,行且卧,迷无所复。闻人声如天外呼者,则三人之戚友具麦饭纸钱号于洞口也。牵以绳,三人同上,见青天如得故物,人间已三昼夜矣。
叟归,学茹气呼吸法,于三人中最为长年,卒衰废,与他老人同。无所名一钱,乃教小僧丐食饮以卒日。自悔空然慕道,几死穴中。嗣后有扼腕而道神仙者以翁为妄言,非矣。
(选自《小仓山房诗文集》)
对下列句中的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母孕之即不茹荤,九岁齿决肉呕,遂绝之茹:吃。
B.二人者秉烛继之秉:持。
C.石乳雨下,讫不得住讫:竞,终。
D.(叟)于三人中最长年,卒衰废卒:死亡。

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说老翁“累于道”的一项是                        (    )
①母孕之即不茹荤,九岁齿决肉呕,遂绝之  ②洞冥然黑,人倒卧作蛇行以进
③叟先入,堕水,幸浅,无所伤            ④灯尽灭,且饥,为是悛而止
⑤叟归,学茹气呼吸法                    ⑥无所名一钱,乃教小僧丐食饮以卒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①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得道成仙,白日飞升,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凡夫俗子为之向往并付诸行动,然而最终结果往往是水中捞月,枉费心血。本文中的句容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B.老翁面貌清癯古朴,正在古寺中训导几个年轻的僧人,似和传说中得道真人十分相似,然而答复却出人意料,他是“累于道者也”,文意顿显跌宕,勾起下面一段对老翁年轻时寻仙探洞经历的描述。
C.对老翁年轻时求仙探洞的一段经历的描述,起伏曲折,令人回味。起先是年轻人的血性壮勇,接着是遇险而不顾,有了“苦畏”心理仍然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后来“闻钟磐鸣”却与神仙失之交臂,充满失望和后悔地出得洞来。这一段经历没有幸运只有辛酸。
D.结尾处写老翁求仙不成,终于“衰废”,与凡人无异,又因不名一钱,只得“教小僧丐食饮以卒日”,与文章开头遥相呼应,绾合自然。

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揖而问之曰:“叟其有道者欤?”(3分)
译文:                                                                               
(2)牵以绳,三人同上,见青天如得故物,人间已三昼夜矣。(3分)
译文:                                                                          
(3)嗣后有扼腕而道神仙者以翁为妄言,非矣。(4分)
译文: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原创】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改诗难于作诗何也作诗兴会所至容易成篇改诗则兴会已过,大局已定,有一二字于心不安,千力万气,求易不得,竟有隔一两月,于无意中得之者。刘彦和所谓“富于万篇,窘于一字”,真甘苦之言。荀子曰:“人有失针者,寻之不得,忽而得之;非目加明也,眸而得之也。”所谓“眸”者,偶睨及之也。唐人句云:“尽日觅不得,有时还自来。”即“眸而得之”之谓也。
(袁枚《随园诗话》)
用斜线“/”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文中提到的“刘彦和”是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家 ,其代表作品是文学理论专著《 》。
作者认为改诗比写诗难的原因是什么?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郭文,字文举,河内轵人也。少爱山水,尚嘉遁。年十三,每游山林,弥旬忘反。父母终,服毕,不娶,辞家游名山,历华阴之崖,以观石室之石函。洛阳陷,乃步担入吴兴余杭大辟山中穷谷无人之地,倚木于树,苫覆其上而居焉,亦无壁障。时猛兽为暴,入屋害人,而文独宿十余年,卒无患害。恒著鹿裘葛巾,不饮酒食肉,区种菽麦,采竹叶木实,贸盐以自供。人或酬下价者,亦即与之。后人识文,不复贱酬。食有余谷,辄恤穷匮。人有臻遗,取其粗者,示不逆而已。有猛兽杀大麋鹿于庵侧,文以语人,人取卖之,分钱与文。文曰:“我若须此,自当卖之。所以相语,正以不须故也。”闻者皆嗟叹之。猎者时往寄宿,文夜为担水而无倦色。余杭令顾飏与葛洪共造之,而携与俱归。飏以文山行或须皮衣,赠以韦袴褶一具,文不纳,辞归山中。飏追遣使者置衣室中而去,文亦无言,韦衣乃至烂于户内,竟不服用。
王导闻其名,遣人迎之,文不肯就船车,荷担徒行。既至,导置之西园,园中果木成林,又有鸟兽麋鹿,因以居文焉。于是朝士成共观之,文颓然箕踞,傍若无人。温峤尝问文曰:“人皆有六亲相娱,先生弃之何乐?”文曰:“本行学道,不谓遭世乱,欲归无路,是以来也。”又问曰:“饥而思食,壮而思室。自然之性,先生安独无情乎?”文曰:“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又问曰:“先生独处穷山,若疾病遭命,则为乌鸟所食,顾不酷乎?'’文曰:“藏埋者亦为蝼蚁所食,复何异乎!”又问曰:“猛兽害人,人之所畏,而先生独不畏邪?”文曰:“人无害兽之心,则兽亦不害人。”又问曰:“苟世不宁,身不得安。今将用先生以济时,若何?”文曰:“山草之人,安能佐世!”导尝众客共集,丝竹并奏,试使呼之。文瞪眸不转,跨蹑华堂如行林野。居导园七年,未尝出入。一旦忽求还山,导不听。后逃归临安,结庐舍于山中。临安令万宠迎置县中,及苏峻反,破余杭,而临安独全,人皆异之,以为知机。
(选自《晋书卷九十四 隐逸》)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嘉遁尚:崇尚
B.盐以自供贸:交换
C.余杭令顾飏与葛洪共 之造:造就
D.山草之人,安能世佐:辅佐

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苫覆其上而居 /②且置土石
B.①饥思食/②吾恂恂
C.①结庐舍山中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张仪
D.①正不须故也/②不物喜,不以己悲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食有余谷,辄恤穷匮。人有臻遗,取其粗者,示不逆而已。
(2)临安令万宠迎置县中,及苏峻反,破余杭,而临安独全,人皆异之,以为知机。
郭文“尚嘉遁”的表现有哪些?请举出事例。(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吕祖泰,字泰然,吕夷简六世孙,吕祖俭从弟,常之宜兴。性疏达,尚气谊,学问该洽。遍游江、淮,交当世知名士,得钱或分挈以去,无吝色。饮酒至数斗不醉,论世事无所忌讳,闻者或掩耳而走。
庆元初,祖俭以言事安置韶州。既移瑞州,祖泰徒步往省之,留月余,语其友王深厚曰:“自吾兄之贬,诸人箝口。我虽无位,义必以言报国,当少须之,今未敢以累吾兄也。”及祖俭没贬所,嘉泰元年,周必大降少保致仕,祖泰愤之,乃诣登闻鼓院上书,论韩侂胄有无君之心,请诛以防祸乱。其略曰:“愿亟诛侂胄及师旦、周筠,而罢逐自强之徒。独周必大可用,宜以代之,不然,事将不测。”书出,中外大骇。有旨:“吕祖泰挟私上书,语言狂妄,拘管连州。”右谏议大夫程松与祖泰狎友,惧曰:“人知我素与游,其谓预闻乎?”乃独奏言:“祖泰有当诛之罪,且其上书必有教之者,今纵不杀,犹当杖黥窜远方。”殿中侍御史陈谠亦以为言。乃杖之百,配钦州牢城收管。
初,监察御史林采言伪习之成,造端自必大,故有少保之命。祖泰知必死,冀以身悟朝廷,无惧色。既至府廷,尹为好语诱之曰:“谁教汝共为章?汝试言之,吾宽汝。”祖泰笑曰:“公何问之愚也。吾固知必死,而可受教于人,且与人议之乎?”尹曰:“汝病风丧心邪?”祖泰曰:“以吾观之,若今之附韩氏得美官者,乃病风丧心耳。”
祖泰既贬,道出潭州,钱文子为醴陵令,私赆其行。侂胄使人迹其所在,祖泰乃匿襄、郢间。侂胄诛,朝廷访得祖泰所在,诏雪其冤,特补上州文学,改授迪功郎、监南岳庙。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四回·忠义十》有删改)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常之宜兴寓:居住
B.及祖俭贬所没:通“殁”,死亡
C.犹当杖黥窜远方窜:放逐
D.侂胄使人其所在迹:踪迹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不,事将不测其声呜呜
B.请诛以防祸乱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C.吾宽汝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病风丧心耳见凌乃死

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固知必死,而可受教于人,且与人议之乎
(2)祖泰既贬,道出潭州,钱文子为醴陵令,私赆其行。
第Ⅰ卷文言文中,传主吕祖泰有什么性格特点?请根据全文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越州赵公救灾记
曾巩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知越州赵公 ,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廪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钜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
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公所拊循,民尤以为得其依归。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盖灾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公元丰二年以大学士加太子少保致仕,家于衢。其直道正行在于朝廷、岂弟之实在于身者,此不著。著其荒政可师者,以为《越州赵公救灾记》云。
(选自《元丰类稿》,略有删节)
[注]①赵公:赵抃biàn,宋仁宗景佑初年中进士第,熙宁二年除资政殿学士,知杭州,七年知越州。④僦:雇用。③绥辑:安顿。④灾沴(lì):灾害。
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灾所者几乡被:遭受
B.忧其众相也蹂:践踏
C.官为其偿责:责备
D.以大学士加太子少保致仕致仕:出来做官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忧其且流亡 于其身,则耻师焉
B.为粜粟之,凡十有八皆为陛下成就
C.告以去其家勿给太子及宾客之知其事
D.为《越州赵公救灾记》云为吉凶倚仗

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
(2)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
第Ⅰ卷文言文中,赵公(赵抃)在越州采取了哪些救灾措施?请根据全文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南宫生传高启
南宫生,吴人,伟躯干,博涉书 。少任侠,喜击剑走马,尤善弹,指飞鸟下之。家素厚藏,生用周养宾客,及与少年饮博遨戏,尽丧其赀。逮壮,见天下乱,思自树功业,乃谢酒徒,去学兵,得风后①《握奇》阵法。将北走中原,从豪杰计事。会道梗,周流②无所。遂溯大江,游金陵,入金华、会稽诸山,搜览瑰怪;渡浙江,泛具区③而归。
家居以气节闻,衣冠慕之,争往迎侯,门止车日数十辆。生亦善交,无贵贱皆倾身与相接。有二将军,恃武横甚,数殴辱士类,号虎冠。其一尝召生饮。或曰:“彼酗不可近也!”生笑曰:“使酒人恶能勇?吾将柔之矣!”即命驾往。坐上座,为语古贤将事。其人竦听,居樽下拜,起为寿,至罢会,无失仪。其一尝遇生客次,顾生不下己,目慴生而起。他日见生独骑出,从健儿带刀策马踵后生,若将肆暴者。生故缓辔,当中道进,不少避。知生非懦儒,遂引去,不敢突冒呵避。明旦,介客诣生谢,请结欢。生能以气服人类如此。
性抗直多辩,好箴切友过。有忤己,则面数之,无留怨。时藩府④数用师,生私其隽蹶,多中。有言生于府,欲致生幕下,不能得;将中⑤生法,生以智免。家虽贫,然喜事故在,或馈酒肉,立召客与饮啖相乐。四方游士至吴者,生察其贤,必与周旋款曲,延誉上下。所知有丧疾不能葬疗者,以告生,辄令削牍⑥疏所乏,为请诸公间营具之,终饮其德不言。故人皆多生,谓似楼君卿、原巨先⑦,而贤过之
久之,稍厌事,阖门寡将迎,辟一室,庋⑧历代法书,周彝、汉砚、唐雷氏琴,日游其间以自娱。素工草隶,逼钟、王,患求者众,遂自閟,复执笔。歆慕静退,时赋诗见志,怡然处约,若将终身。
生姓宋,名克,家南宫里,故自号云。
(选自《高青丘集》卷四,有删节)
【注】①风后:相传为皇帝相。②周流:周行各地。③具区:太湖的古名。④藩府:指张士诚府第。 ⑤中:设计,中伤。⑥削牍:刻在木简上。这里指书写在纸上。⑦楼君卿、分别是汉代喜欢结交的官员和游侠。 ⑧庋(guǐ):收藏。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伟躯干,博涉书 传:传播,流传。
B.会道梗,周流无所合:合意,中意。
C.生私其隽蹶,多中策:推测,推断。
D.遂自閟,复执笔希:通“稀”,稀少。

下列各组语句全都直接表现南宫生的“气节”的一组是
①思自树功业,乃谢酒徒,去学兵②衣冠慕之,争往迎侯,门止车日数十辆③生笑曰:“使酒人恶能勇?吾将柔之矣!”即命驾往④生故缓辔,当中道进,不少避⑤将中生法,生以智免⑥四方游士至吴者,生察其贤,必与周旋款曲,延誉上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③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宫生经历复杂。他少年时因任侠而丧失雄厚家产;壮年时学习兵法,四处游览;后来居家凭气节赢得尊重;晚年闭门谢客直至终生。
B.南宫生多才多艺。他读书广博,善于弹射,还学过行军用兵之法,后来还善于草书和隶书,喜好收藏,写作一些抒发自己志向的诗赋。
C.南宫生有令人尊重敬畏的气节。他不仅赢得读书人和官员的争相迎候,就连仗着武力欺侮读书人的两员凶横武将也被他的气节所折服。
D.南宫生善于结交,性情刚直。他能当面指出友人的过错,对有才能的游士他要想法接待,还能请求朋友周济贫困,因而大家都称赞他。

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家素厚藏,生用周养宾客,及与少年饮博遨戏,尽丧其赀。
译文:
(2)故人皆多生,谓似楼君卿、原巨先,而贤过之。
译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