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材料: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3个阶段:l978年至l992年是摸索阶段,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992年至2003年,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目前正处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实践证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请运用认识论有关知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和完善进行分析说明。
随着西方社会金融风暴的爆发,经济滑坡,一些国家人士开始重新审视马克思的《资本论》,掀起了学习《资本论》的热潮,马克思被西方媒体评选为“千年思想家”。《资本论》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诞生是人类经济思想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性变革。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诞生是人类经济思想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性变革”?
2014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给我国文艺界吹来一股春风。要使创作之树常绿,必须不断地用活水去浇灌,去滋润,而这活水的源头就是火热的生活。作品要接地气又反映普通百姓生活。坚持主旋律、弘扬真善美,文艺作品的旋律要始终和祖国的脉搏一起跳动。中国影视应该有传播主流价值的担当,也要学习国外影视的策划理念、制作水准、营销手段。传承创新徽剧、昆曲等传统民族艺术,对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具有重要意义。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为文艺工作者多出好作品提出建议。
央视首播的七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热烈反响,不仅收视率屡创新高,还引发了社会对美食、民俗、文化认同等话题的热烈探讨,更带来了商机。地方特产、锅碗瓢盆热卖,“美食之旅”使旅游线路成为热门,一部纪录片火爆了媒体、商家和产业。
请你运用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知识,简析《舌尖上的中国》带来的经济效应。
根据市场调查和分析的结果,油价上涨到5元/升,约有2%~4%的潜在消费者会放弃购车,而油价涨到6元/升,则有5%~8%的潜在消费者放弃购车。调查显示,近5成的车主表示将会减少汽车的使用频率。在被调查的潜在消费者中,44.1%的人表示将会推迟购车计划,32.9%的人表示将会选择小排量汽车,13%的人表示将会放弃购车计划,仅有10%的人表示没有任何影响。汽油的涨价让人们对汽车使用的另一燃油——柴油开始密切关注,柴油需求量不断上升。
(1)结合材料分析价格变动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的。
(2)运用“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相关知识,谈谈汽车企业应该如何应对高油价,使企业走出困境?
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我国中央政府紧急启动了4万亿元投资计划,确定了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措施。2009年3月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介绍了4万亿投资的整体安排:农村的民生工程大体上是3700亿;民生工程,主要是保障性住房是4000亿左右;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是15000亿左右;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方面是1500亿;节能减排、生态工程是2100亿;调整结构和技术改造是3700亿左右;汶川大地震重点灾区的恢复重建10000亿。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政府的上述投资安排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