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把儒家学说中的“三世说”和西方进化论相结合,指出当时中国正处于升平盛事即君主立宪制阶段。他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恢复儒学的正统地位 | B.为维新变法寻找历史依据 |
| C.纠正传统儒学的不足 | D.以儒学作为变法的指导思想 |
1945年8月15日12时,日本广播电台传出低沉的声音:“帝国政府已受旨通知美、英、中、苏四国政府,我帝国接受彼等联合宣言之各项条件„„”中华民族经过八年艰苦抗战终于取得了完全胜利。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 A.共产党敌后抗战 | B.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
| C.美苏等盟国的大力支持 | D.全民族团结抗战 |
“中国最近50年的历史,实际上就是帝国主义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历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斗争史,社会主义为首的革命势力与帝国主义为首的反革命势力的斗争史。同时也是革命派与改良派斗争的历史。”以上概括侧重于()
| A.全球史观 | B.唯物史观 | C.革命史观 | D.社会史观 |
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也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材料中“新的革命策略”指()
| A.开展武装起义的策略 | B.遵义会议上取得领导地位 |
| C.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 D.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这首歌曲最早可能出现于()
| A.辛亥革命时期 | B.五四运动时期 |
| C.国民革命时期 | D.抗日战争时期 |
1912年2月12日,清帝颁布逊位诏书,宣布退位,有人因此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这一观点认为两国“光荣革命”()
| A.都减少了社会动荡,避免了更大流血牺牲 |
| B.都以温和的方式改变了两国的社会性质 |
| C.都保留了君主制,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
| D.都以非暴力方式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