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易白沙曾说:“孔子尊君权,漫无限制,易演成独夫专制之弊;孔子讲学不许问难,易演成思想专制之弊;孔子少绝对之主张,易为人所借口;孔子但重做官,不重谋食,易人民贼牢笼。”陈独秀认为,“孔教与共和乃绝对势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故其提倡孔教必掊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可见,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的基本态度是
A.彻底批判,全面否定 | B.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
C.西学为本,中学为用 | D.中西互补,古今交融 |
苏共二十大以后,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焦点问题是
A.政治民主化问题 | B.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问题 |
C.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问题 | D.失业工人的再就业问题 |
导致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多种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倒幕力量得到天皇的支持 |
B.废藩置县,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
C.倒幕派推翻幕府统治,掌握政权,大力推行改革 |
D.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产生的最重要后果是
A.确立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
B.使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基本确立 |
C.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
D.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
.莫洛科夫斯基是苏维埃俄国时期的一位普通农民,1918年秋粮食喜获丰收。当时他
对粮食的处理最有可能的是
A.剩余粮食无条件地交给国家 | B.余粮可用作饲料 |
C.余粮卖给集体农庄 | D.按国家要求交纳固定的粮食税 |
下面示意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人均产量的变化。其中引起1949—1957年我国粮食人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 | B.农田水利的兴修 |
C.土地所有制的变革 | D.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