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
几种:K+、NH4+、NO3-、SO42- 、SO32- 、CO32 -取200mL该溶液分成两等份,进行以下实验:
(1)第一份加入足量的烧碱并加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224mL。
(2)第二份先加足量的盐酸无现象,再加足量的BaCl2,得到2.33g固体,则该溶液中( )
A.可能含有K+、CO32 - | B.肯定含有NO3-、SO42 -、NH4+ |
C.一定不含有NO3- | D.一定含有K+且c(K+)≥ 0.1mol/L |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0.1mol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
B.常温下,10L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OH-离子数为NA |
C.标准状况下,11.2L己烷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A |
D.100mL0.1mol·L-1的FeCl3溶液中含有Fe3+的个数为0.01 NA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是
A.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a2++HCO3—+OH-=CaCO3↓+H2O |
B.将少量氯化铁溶液滴入硫化钠溶液中:2Fe3++S2-=2Fe2++S↓ |
C.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2++2ClO-+H2O+CO2=CaCO3↓+2HClO |
D.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硝酸:9Fe2++4H++NO3-=9Fe3++2H2O+NO↑ |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现象 |
解释 |
|
A |
KI淀粉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变蓝 |
Cl2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
B |
浓HNO3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
浓HNO3不稳定,生成棕色NO2能溶于浓硝酸 |
C |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说明该溶液中含有SO42- |
D |
向盐酸中加入浓硫酸时产生白雾 |
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
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巳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干燥Cl2 | B.吸收HCl | C.液溴和苯的分馏 | D.吸收NH3 |
已知:(1)Al(OH)3的电离方程式为:AlO2-+H++H2OAl(OH)3
Al3++3OH-
(2)无水AlCl3晶体的沸点为182.9℃,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AlCl3=Al3++3Cl-
(3)PbSO4难溶于水,易溶于醋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PbSO4+2CH3COONa=Na2SO4+(CH3COO)2Pb
则下列关于Al(OH)3、AlCl3和(CH3COO)2Pb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均为强电解质 | B.均为弱电解质 |
C.均为离子化合物 | D.均为共价化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