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各项不属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是
A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 B巩固了美国内战的成果
C有利于调动地方积极性和创造性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
农村的经济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分田单干、离土不离乡、离土又离乡,”其中“离土不离乡”为我国的农民致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它是指()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B.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 |
C.发展乡镇企业 | D.进城打工 |
有人说:“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究其共同原因是()
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
B.过份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
C.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 | D.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
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
A.新经济政策 |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C.工业化政策 | D.农业集体化政策 |
“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景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A.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 |
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 |
C.一群爱国学生在街头巷角派送传单宣传抗日救国思想 |
D.徐小姐爱好读书,阅读《申报》、看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 |
1956——1966年是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十年,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出现了明显的失误。下列现象,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
A.各地干部群众踊跃学习过渡时期总路线 |
B.《人民日报》连续报道各地大放农业高产“卫星” |
C.各地人民公社都大力倡导包产到户 |
D.深圳和珠海在报纸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