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3所示,带正电的点电荷固定于Q点,电子在库仑力作用下,做以Q为一焦点的椭圆运动.MPN为椭圆上的三点,P点是轨道上离Q最近的点.电子在从MP到达N点的过程中

A.电子所在位置场强越来越大
B.电势逐渐降低
C.电势能一直增大

图3

D.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关于研究种群数量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某地区松树的种群数量,样方面积应该取1 m2
B.标志重捕法不适于土壤动物中的蜈蚣
C.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
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D.实验采用取样器采集土样计算鼠类数量

关于图中种群数量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种群“J”型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
B.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就是“J”型增长
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
D.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早在宋代,我国就产生了四大家鱼混养技术。下图表示某池塘中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此图表明四种鱼类在能量流动上的关系为:鲢鱼→鳙鱼→青鱼
C.鲢鱼和鳙鱼、青鱼和草鱼在混合放养时都是共生关系
D.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鲢鱼数量将以“J”型曲线持续增长

如图是温带某群落初生演替过程中代表两种数值变化的两条曲线,生物量是指单位面积上积存的有机物质量。Ⅰ、Ⅱ这两条曲线所代表的依次是( )

A.草本植物的生物量和植被的物种丰富度
B.植被的生物量和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
C.土壤腐殖质的总量和植被的物种丰富度
D.食肉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和食肉动物的总生物量

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完成了A、B、C三组实验。定期对不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分别绘制出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依次为a、b、c,如图所示。关于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三组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B组的环境容纳量最大
B.探究的课题可能是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外界因素
C.三组的培养温度可能不同,A组的培养温度最适宜
D.三组的营养初始供给可能不同,C组营养初始供给最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