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北半球某温带地区的等高线分布状况图(比例尺1∶20000),回答1~3题。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有两条河汇流现象的地点和位于教堂西南方的地点分别是:

A.甲和丙 B.乙和甲 C.丙和甲 D.丁和丙

图中凉亭与海拔最高点的高差最大不超过:

A.130米 B.140米 C.150米 D.160米

某游客购买的旅游纪念品中有一幅图示地区的航空照片,他发现教堂的日影大致朝向丁点所在的方向。此航照的拍摄时间可能是

A.6月22日18:30 B.12月22日21:00
C.6月22日05:00 D.12月22日0:00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商业、工业、住宅三种经济活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完成题。

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

A.规模的大小 B.重要的程度
C.付出租金的高低 D.由政府的决策

土地租金高低取决于下列因素: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②土地利用方式;③交通通达度;④企业的支付能力。其中主要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图中A、B、C三功能区依次是 ()
A.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B.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商业区、住宅区、文化区

下图是某城市交通道路分布图,回答问题。

图中最有可能成为商业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若上题中该处出现的不是商业区,反而是古文物区其主要原因是:

A.地租高低的影响 B.历史因素的影响
C.政治因素的影响 D.居民收入高低的影响

该市中心区的某工业企业要搬迁,在①②③④四地中最适合迁往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该图表示世界大城市比重的演变趋势,据此回答问题.

图示曲线反映出大城市发展的演变规律是

A.大城市数量先增后降
B.大城市数量比重先增后降
C.大城市用地规模会不断扩大
D.大城市人口比重会持续上升

③阶段大城市数量比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B.交通拥挤
C.居住紧张 D.社会治安混乱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从死亡率的变化开始。下图为某地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题。

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迁过程是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丁-丙-乙-甲 D.丙-丁-甲-乙

四个时期中,从人口增长状况分析,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引起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人口基数 B.交通方式的布局与变化
C.自然条件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下图示意1978-2008年我国四城市人口变动统计情况(注: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图回答各题。

关于四个城市人口变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甲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B.乙城市一直是人口净迁出区
C.丙城市由净迁出区转为净迁入区 D.丁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一直减慢

下列省区中,最接近丁所反映的人口变动情况的是

A.四川 B.贵州 C.安徽 D.浙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