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分布状况,等高距为200m。完成1~2题。
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
| A.100 250 | B.100 350 | C.500 250 | D.500 350 |
读云南省某地示意图,回答问题:
在云南西双版纳林海中的傣家村落,建筑形式是当地高脚式竹楼,这表明
| A.竹楼这种文化事物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小 |
| B.竹楼的材料和结构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 |
| C.竹楼记录了当地人的意识形态 |
| D.竹楼反映了早期社会制度 |
图中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是
| A.石林 | B.湖泊 | C.雪山 | D.竹楼 |
图中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共同特点是
| A.多样性、非凡性 | B.季节性、地域性 |
| C.可创造性、长存性 | D.可变异性、可移动性 |
图中的景观中没有
| A.地质地貌景观 | B.水文地理景观 |
| C.生物景观 | D.气象气候景观 |
《解放日报》2007年4月12日讯“丝绸之路”作为中国最早推出的旅游线路之一,长期以来处于不愠不火的境地。国家旅游局日前宣布,《丝绸之路旅游区总体规划》开始启动,随着这项规划的编制与实施,“丝绸之路”旅游将被打造成拥有强大产品支撑的国际品牌。据此回答问题.合理的旅游规划能够:①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②增强旅游景区的吸引力
③提高旅游景区的经济效益④彻底避免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丝绸之路旅游区总体规划》的意义不包括
| A.提升该旅游景区的品位 | B.促进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
| C.提高该旅游景区的效益 | D.开发该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 |
读所给两个表格,完成问题。
2001~2006年古巴旅游人数及收入统计表单位:万人/亿美元
| 年份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 人数 |
177.5 |
168.6 |
190.6 |
204.9 |
232 |
222 |
| 收入 |
18.404 |
17.690 |
19.992 |
21.136 |
23.99 |
24.04 |
2006年古巴入境游客来源地统计表
| 来源地 |
加拿大 |
英国 |
西班牙 |
意大利 |
德国 |
法国 |
| 人数(万) |
60.4 |
21.1 |
18.6 |
14.4 |
11.4 |
10.3 |
关于古巴2001~2006年旅游人数及收入描述,正确的是
| A.波状上升 | B.保持不变 | C.极不稳定 | D.没有规律 |
来自美国和南美的游客较少,其原因主要是
| A.古巴离美国和南美的市场远 | B.古巴的景观太一般 |
| C.风俗习惯等相仿 | D.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影响 |
旅游景观欣赏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学问。据此回答问题。欣赏下列哪些景观必须把握好时机:①吉林雾凇②峨眉“金顶佛光”
③钱塘江大潮④路南石林⑤华山险峻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②⑤ |
下列有关旅游资源的欣赏,说法正确的为:
| A.观桂林山水主要是把握好时机 |
| B.观武陵源群峰要注意近观 |
| C.“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反映古代文人观景把握住了时机 |
|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欣赏自然景观的色彩美 |
观察所给的的四种自然景观,完成问题。
要取得四处景观的最佳观赏效果,应遵循的原则自左向右分别是
| A.选择特定地点、雨过天晴时、乘船、仰观 |
| B.远眺、仰观、低临水面、俯瞰 |
| C.选择特定地点、远眺、雨过天晴时、仰观 |
| D.仰观、远眺、乘船、选择特定地点 |
形成 “女神司春”地貌景观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侵蚀、沉积 | B.溶蚀、搬运 | C.搬运、沉积 | D.风化、侵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