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针对唐中后期宰相“事无不统”的教训,为了进一步分割宰相权力,宋太祖采取的创新措施有                                         
①设中书门下分掌行政权    ②废丞相,设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 
③设枢密院掌管中央军政    ④设三司机构总管国家财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商鞅一人多姓。史书上说:秦封于商,故号商君。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其中“商”姓来源于()

A.自然的崇拜 B.所在地方的地名 C.母亲的族性 D.因功得到的封地

梭伦王在当选执政官之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梭论说雅典“陷于绝境”主要是指()

A.奴隶的反抗斗争 B.奴隶主内部争权夺利斗争
C.工商业奴隶主的挑战 D.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斗争

关于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改革都顺应了时代潮流,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需要
B.与革命不同,改革是温和的,不会发生新旧势力你死我活的激烈斗争
C.与革命相同,改革也是牵引人类社会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重要动因
D.成功的改革通常有统治者“自上而下”发动,和“自下而上”的呼声与支持无关

我国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主要是调整()

A.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 B.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 D.国民经济比例失衡的关系

20世纪60、70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农村生产关系中已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这是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D.经济建设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