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日,《里斯本条约》正式生效,“从此以后世界上将有一个可以代表整个欧盟说话的人,那就是欧洲理事会主席,或称‘欧盟总统’。 ”对这一事件看法不恰当的是
A.标志着欧洲在一体化进程中又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
B.说明了世界全球化出现倒退 |
C.表明当今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不断加强 |
D.反映了当今国际竞争日益加剧 |
20世纪前50年里先后产生了国联和联合国,但国联有效运行却不到20年,而联合国直到现在仍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这两大国际组织的运行和作用来分析,这一现象恰恰又符合了20世纪以来的国际趋势,这一趋势是
A.由强权政治转变为平等协商、妥协的趋势 |
B.由英法为中心转变为以美国为中心的趋势 |
C.由多头争霸的格局转变为一超多强的格局 |
D.由争夺政治利益转变为控制经济利益为主 |
在一战的诸多各色战役中,下列哪一战役和另外三个战役的发动方不同的是
A.马恩河战役 | B.凡尔登战役 |
C.索姆河战役 | D.日德兰海战 |
爱因斯坦在1935年指出“(甘地的不抵抗)只有在理想的条件下才可实行,在印度实行不抵抗主义来反对英国也许是行得通的,但是在今天的德国却不能用这种办法来反对纳粹。”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下列各项中符合史实的是:
A.爱因斯坦直接参与原子弹研制,之后反对核战争 |
B.两人都赞成和平斗争,都因条件变化而调整策略 |
C.两人都重视现代科技,并重视其对人类的双刃性 |
D.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一场特殊的空想运动 |
下图为1953~1983年苏联的GDP增长率和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图。对此评价正确的有
①赫鲁晓夫改革推动了1958年的迅速增长
②冒进、瞎指挥及气候等因素导致1963年的负增长
③“新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1973年的成就
④戈尔巴乔的改革导致1983年的负增长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下图为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变化曲线图,下列对所标注的四个阶段变化原因分析有误的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导致失业率下降 |
B.1929年经济危机席卷了美国整个经济部门,推动失业率飙升 |
C.罗斯福新政帮助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推动失业率持续下降 |
D.二战中美国政府全面管制经济,从此彻底摆脱经济危机阴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