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一种“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传感器的感应面与检测物体之间形成一个电容器,当该电容器的电容C超过某个设定值时,“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就会输出一个信号来控制设备,当检测物体靠近感应面时,电容C将
A.减小 | B.增大 | C.不变 | D.先增大后减小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时,感应电动势一定为零 |
B.日光灯发出柔和的白光是涂在壁上的荧光粉在紫光照射下发出的可见光 |
C.一阻碍个线圈的电流均匀增大,这个线圈的自感系数、自感电动势都不变 |
D.容抗的大小跟电容有关,电容越大,容抗越大 |
以下关于天然放射现象,叙述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减少 |
B.![]() |
C.在![]() ![]() ![]() |
D.铀核![]() ![]() ![]() ![]() |
E.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内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一个
粒子
如图所示,两列简谐横波分别沿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两波源分别位于x=-0.2m和x=1.2m处,两列波的速度均为v=0.4 m/s,两波源的振幅均为A="2" cm。图示为 t=0时刻两列波的图像(传播方向如图所示),此刻平衡位置处于x=0.2m和x=0.8m的P、Q两质点刚开始振动。质点M的平衡位置处于x=0.5m处,关于各质点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两列波相遇后振幅仍然为2cm |
B.t=1s时刻,质点M的位移为-4 cm |
C.t=1s时刻,质点M的位移为+4 cm |
D.t=0.75s时刻,质点P、Q都运动到M点 |
E.质点P、Q的起振方向都沿y轴负方向
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 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小 |
B.分子运动的平均速度可能为零,瞬时速度不可能为零 |
C.液体与大气相接触,表面层内分子所受其它分子的作用表现为相互吸引 |
D.0 ℃的铁和 0 ℃的冰,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相同 |
E.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和温度有关
如图所示,间距为L、电阻不计的足够长平行光滑金属导轨水平放置,导轨左端用一阻值为R的电阻连接,导轨上横跨一根质量为m、电阻也为R的金属棒,金属棒与导轨接触良好。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现使金属棒以初速度V沿导轨向右运动,若金属棒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通过的电荷量为q。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棒在导轨上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 |
B.整个过程中金属棒克服安培力做功为![]() |
C.整个过程中金属棒在导轨上发生的位移为![]() |
D.整个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