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我国东部某沿海等高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A为 地形区,理由是 。
(2)a、b两条支流水流较急的是 ,原因是
。
(3)拟在该区建一大型水电站,用“//”标出最佳坝址,并说明理由
。
(4)A在B的 方向;疗养院位于 (南 北)坡。
(5)已知疗养院海拔为200米,实测气温为17℃,此时D点的气温应在 ℃以下。
(6)图中a、b、c中,哪一条不属于河流的支流?为什么?
(7)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图中有两条计划路线①、②,哪一条更合理?为什么?
(8)拟从甲村向乙村修一条公路,③、④两条线路中,较为合理的是 ,
理由是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
甲河流经 高原,其典型的地貌类型是 地貌。
乙省南部是我国 作物的生产基地,种植这类作物的有利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省近年来大力发展旅游业,其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是 ___________________ 。丙地气候湿润,但地表却缺水,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丁地所在的国家是 。
读图,完成问题。
中国水资源丰缺地域差异略图
(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形成缺水带和少水带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水带地区也时常受到水资源紧张困扰,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经济受水资源限制明显的地区分布在_________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
甲河流经 高原,其典型的地貌类型是 地貌。
乙省南部是我国 作物的生产基地,种植这类作物的有利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省近年来大力发展旅游业,其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是 ___________________ 。丙地气候湿润,但地表却缺水,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丁地所在的国家是 。
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徐霞客在考察了广西、贵州、云南后,对这一带发育的峰林地貌作了总结:“峭峰离立,分行竟颖”,“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他还指出这“磅礴数千里”的岩溶地貌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各省有各省的特点:广西之山的特点是“有纯石者,有间石者,各自分行独挺,不相混杂”;云南之山则“皆士峰缭绕,兼有缀石,亦十不一、二,故环洼为多”;贵州之山“则介于二者之间,独以逼耸见奇”。又说:“云南之山,惟多土,故多壅流成海,而流多浑浊”;广西“惟石,故多穿穴之流,而水悉澄清”;至贵州“则介于二者之间”。徐霞客为_ 朝代人,著名的地理学家。
比《徐霞客游记》更早记载溶洞的著作包括成熟于战国年间的《 _______ 》和北魏骊道元的《 ______ 》等。
岩溶地貌形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有 。
西南地区岩溶地貌发育的主要自然条件是什么?
文中“壅流成海”的“海”是指 ,“流多浑浊”的原因是什么?
文中“穿穴之流”是指 。
读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约90%的煤炭资源分布在秦岭以北地区;华北地区耕地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0%,水资源问题约占全国的6%。
材料二:我国是人口大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在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有十几种探明储量不能满足需要。
材料三:我国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为25%~40%,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为20%~30%。
(1)材料一说明我国的资源问题是________,其结果不仅造成运输紧张,同时使________提高。
(2)材料二说明我国矿产资源的问题是________,因而无论从现实还是长远看,都对我国经济的________造成很大压力。
(3)材料三说明我国水资源利用的问题是________,其原因在于目前我国的________和________相对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