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半球分别有一物体自赤道开始沿同—经线方向作水平运动,由于地球自转使物体运动而产生的偏向是( )
A.都向西![]() |
B.都向东偏 |
C.北半球角西偏,南半球向东偏 | D.北半球向东偏,南半球向西偏 |
天文辐射是指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下表是“地球不同纬度地区在二分二至日所受到的天文辐射日总量(卡/平方厘米)变化情况表”。据此回答问题。
日期 |
90°N |
70°N |
50°N |
30°N |
0° |
30°S |
50°S |
70°S |
90°S |
3月 21日 |
0 |
316 |
593 |
799 |
923 |
799 |
593 |
316 |
0 |
6月 22日 |
1110 |
1043 |
1020 |
1005 |
814 |
450 |
170 |
0 |
0 |
9月 23日 |
0 |
312 |
586 |
789 |
912 |
789 |
586 |
312 |
0 |
12月 22日 |
0 |
0 |
181 |
480 |
869 |
1073 |
1089 |
1114 |
1185 |
70°S在6月22日的天文辐射量为0卡/平方厘米的原因是( )
A.该地处于极夜期 | B.受极地冷高压的影响 |
C.冬季冰川的反射率大 | D.太阳高度极小 |
50°N天文辐射量最小值出现在12月22日,原因是( )
A.该地处于极夜期 | B.受极地冷高压的影响 |
C.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 D.白昼为一年中最长 |
北极与南极天文辐射量最大值不同,出现这一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
A.极昼期长短不同 | B.极地冷高压强度不同 |
C.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 D.日地距离不同 |
从以上分析,影响天文辐射量的因素有( )
①日地距离 ②冰川的反射率 ③正午太阳高度 ④气压高低 ⑤白昼长短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③⑤ | C.②④ | D.③⑤ |
该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岸堤的是( )
A.②③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如果2011~2012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那么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 )
A.2000~2001年 | B.2022~2023年 |
C.2006~2007年 | D.2087~2088年 |
“天宫一号”(Tiangong-1)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读图回答问题。发射当天,我国昼夜情况最接近下图中的点是
A.A | B.B |
C.C | D.D |
“天宫一号”发射时,在美国纽约(西五区)的华侨观看直播的时间是
A.9月29日8:16 | B.9月30日8:16 |
C.9月28日8:16 | D.9月29日21:16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天宫一号”升空时,北半球昼短夜长 |
B.“天宫一号”升空时,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广州 |
C.“天宫一号”升空时,北半球昼长夜短 |
D.“天宫一号”升空时,新旧两天所占范围一样大 |
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于2011年8月12日-23日在深圳召开,中国以75枚金牌遥遥领先其他国家。大运会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
A.逐渐变慢 | B.逐渐变快 | C.先变慢后变快 | D.先变快后变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