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同一细胞内的叶绿体基质中,那么,这个CO2分子穿过的膜的层数共是
A.3 | B.4 |
C.5 | D.6 |
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材料,如右图所示,在神经纤维的表面,放置两个相距2~3厘米的电极a和b,在图中的刺激点给予较强的电刺激。依据观测到的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所绘出的曲线是
下列关于遗传学发展的叙述,与事实不相符合的是
A.艾弗里通过实验证明S型菌的DNA是导致R型菌转化的“转化因子” |
B.沃森、克里克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
C.孟德尔在实验中采取了假说——演绎法发现了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 |
D.萨顿通过实验证明了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
右图表示某个种群的基因型组成情况,A、a为一对等位基因。则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是
A.0.11 B.0.4 C.0.5 D.0.55
下列观点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A.环境变化可引起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
B.马和驴可以交配并繁殖后代,因此马和驴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
C.种群中个体的死亡可能会导致种群基因库发生变化 |
D.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共同进化的结果 |
一只突变型的雌性果蝇与一只野生型的雄性果蝇交配后,产生的F1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2:1,且雌雄个体之比也为2:1。这个结果从遗传学角度作出的合理解释是
A.该突变基因为常染色体显性基因 | B.该突变基因为X染色体隐性基因 |
C.该突变基因使得雌配子致死 | D.该突变基因使得雄性个体致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