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3年美国生物学家C·ENGELMAN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光合作用的光谱。他将棱镜产生的光谱投射到含带状叶绿体的丝状水绵体上,并在水绵的悬液中放人了细菌,观察细菌在水绵不同区段的聚集情况(如右图)以确定该区段水绵光合作用的强度。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可证明水绵叶绿体色素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量不同 |
B.细菌聚集较多的区段,水绵的光合作用较弱,导致细菌能够吸收更多光能 |
C.若将装置置于黑暗中,则细菌会在悬浮液中基本均匀分布 |
D.实验中应选用进行需氧呼吸的细菌来检验水绵不同区段光合作用的强弱 |
蛋白质工程中,直接需要进行操作的对象是( )
A.氨基酸结构 | B.蛋白质空间结构 |
C.肽链结构 | D.基因结构 |
下列叙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 )
A.B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中含有B淋巴细胞中的抗体基因 |
B.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 |
C.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DNA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 |
D.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DNA整合到细菌DNA上 |
动物细胞体外培养时,通常要在培养基中补充一定浓度的某些物质。下图是血清对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培养影响的实验结果。从该图提供的信息不能获得的结论是 ( )
A.正常细胞与癌细胞的增殖速率相同 |
B.有无血清对正常细胞培养的影响不同 |
C.培养基中补充血清有助于正常细胞的培养 |
D.培养基中是否补充血清对癌细胞的培养影响相对较小 |
以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出单克隆抗体。下列正确的是()
A.体外培养单个B淋巴细胞可以获得大量针对SARS病毒的单克隆抗体 |
B.用纯化的核衣壳蛋白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为单克隆抗体 |
C.利用该单克隆抗体与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方法可诊断出病毒感染者 |
D.将等量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经PEG诱导融合后的细胞均为杂交瘤细胞 |
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电激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 |
B.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均需酶处理 |
C.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的小鼠B淋巴细胞融合应用于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 |
D.某种植物甲、乙两品种的体细胞杂种与甲、乙两品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