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1是“美国东北部地区简图”,图2是“中国东北地区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比较两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相似性。

比较项目
内   容
地理位置
 
地  形
 
气  候
冬夏温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
矿产资源
 

(2)比较两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差异。

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性
美国东北部地区
中国东北地区
当前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
 
转型阶段
农业结构
以畜牧业为主
 
交通
 
铁路运输发达,内河水运不发达
城市化水平

 

(3)填写图2中数字所代表的山脉名称:
                                                              
(4) 图3为图2中A—B一线地形剖面及年降水量变化图,根据图2和图3可知,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总体特点是                                                 ,图3中C地的年降水量大约为               mm。(3分)

(5) 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地域差异十分显著,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3中①、②、③地合适的农业生产类型分别是:①             ;②                ;③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共6分)
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年平均降水量由东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减少到200、50毫米以下。长期的干旱,使这里形成的独特的自然景观。其要素如图所示:

(1)按相关关系将下列字母填在框图相应的位置上。
A、干旱 B、降水稀少
(2)在西北地区地理环境形成中,对西北地区地理环境形成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_________

(3)据图,请分析本地区草原、荒漠为主的景观的成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分布区,该基地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但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下跌,由原来的2.2元/kg,降到现在的1.6元/kg,降幅近30%。
材料二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比较表(注:运输费用以到达大连为例)

产地
含油量
运输费用(元)
生产成本(元/kg)
生产方式
国产大豆
17%
0.18
1.60
粗放式
进口大豆
19%
0.16
1.28
集约式

材料三: 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2002年)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上海
江苏
浙江
全国
人均耕地面积(Km2)
0.31
0.21
0.10
0.02
0.07
0.05
0.10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
(kg/Km2)
4916
5872
5870
7044
6207
6175
4885

(1)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和水利化水平较高的农业区,从自然条件来看,这里有利于机械化、水利化建设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
(2)东北作为我国传统的大豆主产区,其突出的区位优势是_________( 单选 ) (1分) 。
A.靠近市场   B.光热充足   C.土地肥沃   D.水源丰富
(3)据统计,我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相当于国内大豆的总产量,进口大豆在我国畅销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由于受进口大豆的冲击,我国东北大豆生产呈现萎缩之势。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些措施,使东北大豆生产走出困境,重振雄风。________( 双选 )(2分)
A.改良品种,提高大豆品质
B.加大劳动力的投入,提高单产
C.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
D.大量施用无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5)从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看,东北地区比长江三角洲地区_____。请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6)通过计算,可以得出黑龙江省的人均谷物产量比江苏省的人均谷物产量_______。这种现象也同时存在于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其它省份。请进一步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苏南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

(1) 简述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2) 读图,近二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

(3)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国的1/3,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试分析其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问题。

(1)图中E、F代表的地震波类型分别是:EF
(2)E和F两种地震波大约在大陆地面下千米处速度明显加快,说明这里存在一个不连续面,这个不连续面M叫
(3)在地下2900千米处,E波和F波的变化表现为E,F,说明这里存在另一个不连续面,这个不连续面G叫
(4)在地球内部圈层中,不连续面M以上为,M和G之间为,G以下为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这一天是北半球的节气是,日期为前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图中A点的昼长为小时, B点的昼长为小时,C点的昼长为小时。
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为(填“晨线”或“昏线”),A、B、C三地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这一天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天安门广场旗杆正午的影长一年中最(填“长”或“短”)。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