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道教就有“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庄子·齐物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体现了
A.环境决定论思想 | B.人类中心论思想 | C.人地相关论思想 | D.人地伙伴论思想 |
下列做法符合该人地关系思想的是
A.在我国西南林区大量采伐林木 | B.在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植树造林 |
C.在我国主要河湖或海域严禁捕渔 | D.在东北大面积开垦沼泽地 |
该图中河流都是北岸冲刷严重。读图回答问题。下列有关甲、乙、丙三个地区所在的半球及其气候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位于北半球,属于地中海气候 |
B.乙位于北半球,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
C.丙位于南半球,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
D.甲能确定,乙、丙不能确定 |
若丙图中河流方向不变,等高线为等潜水位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 B.乙地盛行西北风 |
C.丙地盛行西南风 | D.乙地高温多雨 |
读图,完成问题。有关图中四地天气状况的正确叙述是
A.甲地风向为西南风 | B.乙地气温较高 |
C.丙地风速最大 | D.丁地气压最低 |
关于戊地天气系统的正确组合为
①南半球 ②北半球 ③暖锋 ④冷锋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读风带示意图。完成问题。对撒哈拉沙漠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风带是
A.A | B.B | C.C | D.D |
下列有关四个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A风带对地中海气候影响显著
B.B风带控制下的洋流为暖流
C.D风带越过赤道后可形成南亚夏季风
D.C、D间的气压带为副热带高压带
该图中,①②两地纬度相同,海陆位置相近,各箭头表示不同的辐射形式。读图,完成问题。若①②两地的相对高度为2 500米,则两地气温相差约
A.1.5℃ | B.2.5℃ | C.15℃ | D.25℃ |
如果②地云量增多,则A2与D2的变化表现为
A.两者均增大 | B.两者均减小 |
C.前者减小,后者增大 | D.前者增大,后者减小 |
①②两地热力状况比较可知
A.A1>A2 | B.B1>B2 | C.C1<C2 | D.D1>D2 |
读某地区地形略图,回答问题。这里河流曲折多弯,最可能的自然原因是
A.侧蚀作用明显 | B.受断层的制约 |
C.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 D.河流下蚀作用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里山高水深,位于河流上游 |
B.此处河流曲折,不易发生洪涝 |
C.河流总体自东向西流 |
D.该地区聚落沿河流分布于河流凸岸一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