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本题30分)
【材料一】 一则时长30秒“以中国制造 世界合作”为主题的广告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正式播出。广告强调中国企业为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正不断与海外各国公司加强合作。广告中展示了一系列带有“中国制造”标签的产品,如,一双运动鞋和一套衣服上标注有“在中国制造, 但我们的设计来自于法国”,一台冰箱上写着“中国制造,但我们采用的是欧洲风格”。                           
广告在创意上独树一帜,从引导世界受众重新认识畅销全球的中国产品入手,能够启发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对“中国制造”和全球贸易的重新思考,从而逐渐抛弃对“中国制造”的偏见。【材料二】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热播的一则“携手中国制造”为主题的广告引发的关注和反响很大。
有分析人士认为,在当前金融危机阴霾尚未散去,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的背景下,主动出击展示国家形象,是一次很好的尝试,有利于提升中国的软实力。
有评论认为,近年来中国经济实力崛起,国家形象广告或许会成为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对外形象的新渠道。
还有人认为,中国希望能通过在全球投放广告推广“中国制造”以提升在国际上的形象,广告中出现的法国设计、欧洲风格等字样,令消费者认为中国还只是产品的制造商,现在是从“中国制造”的地位上升为“中国创造”的时候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制造,世界合作”的广告说明了什么?
(2)、请你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说现在是从“中国制造”的地位上升为“中国创造”的时候了?
(3)广告中的法国设计、欧洲风格等字样,也提示我们“中国制造”,还需提升。请你用《经济生活》知识为提升“中国制造”出谋划策。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9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北京市教委在促进各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的同时,通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计划”等政策,鼓励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当代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从而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材料一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造成工作岗位流失,失业人数不断增加,2009年我国就业形势更加严峻。610万高校应届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1.3亿农民工中3 000万农民工已经失业返乡,急需就业,构成了中国就业史上蔚为壮观的一道就业洪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尤其要重点解决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问题。
材料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9年1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
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援助制度。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从而顺利实现就业?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由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文件中提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关系广大农民幸福安康,必须尽快惠及全体农民。文件指出,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水平,坚持大病住院保障为主,兼顾门诊医疗保障,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从哲学上思考,党和国家为什么要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丛飞,一个普遍的艺术工作者,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义演数百场,从事义工服务时间达到数千小时,累计捐款捐物价值达300多万元,无私帮助失学儿童、孤儿、残疾人近200人,而他和家人却过着简朴的生活。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决定捐献出自己的眼角膜,把光明留给了人间。
在丛飞病逝以后,某网站上的网民对他的行为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人认为,牺牲自己和家人的利益去捐助他人,并不值得颂扬。也有人认为,丛飞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典范,是应大力颂扬的,因为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请运用人生观、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6年,我国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达1亿多人,外出务工收入增加额占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的25.9%。据不完全统计,其中来自东部、中部、西部的农民工分别为3 484万人、4 251万人和2 833万人,而在这三个地区就业的农民工则分别为7 404万人、1 569万人和1 572万人。
材料二
表东中西部地区人均GDP(单位:元)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东部
11 334
12 811
14 159
16 207
18 217
23 768
中部
5 982
6 395
6 691
7 757
9 481
10 608
西部
4 687
5 007
5 473
6 187
7 219
9 338

注: 2005年的统计口径与其他年份的统计口径略有差异。
材料三据报道,2007年,来自某省农村的在京务工人员董先生当选北京市党代表并出席中共北京市第十次党代会。他是北京某居民小区的保洁员,15年如一日勤恳工作,深受好评。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农民工流向的特征,并简要分析形成这种特征的经济原因。
(2)针对材料二所反映出的问题,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提出解决思路。
(3)进城务工人员为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理应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简要说明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与价值创造和实现的途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