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首唐词,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每小题4分)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注:移家即搬家。
(1)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具体分析说明。
答:
(2)诗歌采用这种修辞方法,在艺术效果、抒发情感方面各起什么作用?
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在旧式的古屋里听雨,从春雨绵绵听到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年,听听那冷雨。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是室内乐是室外乐,户内听听,户外听听,冷冷,那音乐。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舔那冷雨。
品读“绵绵”与“潇潇”,说说这两个词的表现效果。
划线句子的停顿不同于平常,请体会这样表达的作用。
本节把雨比作音乐。它写出了这种音乐哪三个特点?请摘录原文词语概括。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见梅
【宋】何应龙
云绕前冈水绕村,忽惊空谷有佳人。
天寒日暮吹香去,尽是冰霜不是春。
梅花
【明】宸濠翠妃
锈针刺破纸糊窗,引透寒梅一线香。
蝼蚁也知春色好,倒拖花片上东墙。
两首诗都吟咏梅花,但描摹的手法、抒发的感情各有不同,请结合两首诗歌作简要分析。
两首诗都写了梅花的芳香,你认为目的是否一样?请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11分)
归朝欢
(宋)柳永
别岸扁舟三两只。葭苇萧萧风淅淅。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渐渐分曙色。路遥山远多行役。往来人,只轮双桨,尽是利名客。
一望乡关烟水隔。转觉归心生羽翼。愁云恨雨两牵萦,新春残腊相催逼。岁华都瞬息。浪萍风梗诚何益。归去采,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
[注]①只轮:代指车。②梗:草本植物的枝茎。
这首词上阕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词意简要赏析。(5分)
词的下阕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6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8分)
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小题。
敬亭山独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贺新郎(辛弃疾)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注】此词约作于宋宁宗庆元四年(1198年),此时辛弃疾被投闲散置已四年。
“用典”是辛弃疾词的一大特点。请说出《贺新郎》首句“甚矣吾衰矣”的出处、典故的原意和辛弃疾引用此句所表达的情感。
结合李白《敬亭山独坐》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两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