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据此完成1~3题。

关于C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高、气温低是其主要自然特征
B.青藏高原全部位于非季风区
C.区内尚无铁路,陆上交通依靠公路
D.是黄河、长江、珠江等大河的发源地

C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

A.春小麦、豌豆、水稻 B.春小麦、马铃薯、玉米
C.青棵、春小麦、豌豆 D.青棵、高梁、小麦

造成B东西两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差异 B.降水量差异 C.植被差异 D.土壤差异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年径流变差系数(Cv)是用来衡量径流量年际变化的一个量,Cv值越大,径流量年际变化越大。读“中国某地区年径流变差系数(Cv)分布示意图”,判断甲地Cv值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阴坡,蒸发弱 B.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C.降水量季节变化小 D.植被覆盖率高

读《东西部公路网密度变化比较图》和《全国高速公路里程东西部比较图》,回答下列问题。

有关上面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1980年至2002年我国东部路网密度变化量小于全国路网密度变化量
B.1993年至2003年我国东部高速公路里程变化量小于全国高速公路里程变化量
C.我国西部路网密度增加慢最主要是因为人口密度低
D.我国高速公路里程东西部差异大的主要因素是科技水平

下图为“产业升级示意图”,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最可信的是

A.我国西部地区处于T2阶段
B.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T1阶段高于T2阶段
C.T1阶段至T2阶段过程中最低工资标准降低
D.廉价劳动力数量减少会加速T1阶段到T2阶段的进程

我国“城市人口集聚优势区位转移规律示意图”,可推断

A.我国目前多数城市处于第三阶段
B.三阶段中中心区地价最昂贵的是第一阶段
C.城市交通条件改善有利于提高外围人口集聚优势
D.第三阶段中心区人口集聚优势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地租水平下降

读“黑龙江省1960-2000年种植结构变化示意图”和“种植结构变化与收益变化的关系表”,完成下列问题。

黑龙江省1960-2000年种植结构变化示意图

可能的变化形式
小麦→水稻
玉米→水稻
大豆→水稻
每亩纯收益增加量(元)
100
70
60

种植结构变化与收益变化的关系表
下列关于黑龙江省小麦和水稻种植结构变化的分析最不可信的是
A.每亩纯收益水稻明显多于小麦
B.黑龙江省气候变暖,热量条件得到改善
C.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小麦种植比例明显减小
D.黑龙江省湿地面积增加迅速,适宜种植水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